有人說:歲月靜好是片刻,一地雞毛是日常,望遠處的是風景,看近處的是人生。
你覺得說得有道理嗎?
先說一件事。
有天中午兩點左右,下樓去上班。外面還下著雨。走到一棟樓附近,隔了一排樹,突然聽見嘩地一聲開窗戶的聲音,抬頭看是二樓的一家,然后兩件小孩兒衣服飛出來,接著一個媽媽咆哮的聲音:“我讓你鬧,再鬧我就不讓你穿,一件也別穿,就讓你光著!”里面小孩兒大哭,然后,唰唰, 又扔出來幾件,“我就讓你光著,你就別想穿!我就扔!扔!扔!”里面小女孩兒哇哇大哭的聲音“我不我不嘛!”……
衣服散落在地上,有的已經濕了……
路過的人都驚呆了!有一對母女倆路過,母親說“啊?這女的會行!哪有這樣當媽媽的?! 看來當媽也得培訓培訓!這孩子能教育成啥?心理將來會出問題的!”
是啊,一家三口,其樂融融,正是孩子天真可愛、大人感受溫馨小日子的好時候,可她,卻將好端端的日子過得雞飛狗跳,一地雞毛。
為什么會這樣呢?
忙忙碌碌,其實是正常上班族的生活,雖然有時確實感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如果特別被動而沒有目標,自己懶散又被小孩兒攪鬧,免不了郁悶或煩躁不安,可能真覺得是一地雞毛。
于是,看別人似乎都那么歲月靜好,看自己卻覺得是一地雞毛。看遠處都是美好的風景,看自己卻是五味雜陳的人生。這正像手機里的美顏功能一樣,一旦關閉,自己的生活真實暴露,乏味而平淡,既無美化也無法掩蓋。自己的人生一覽無余,無遮無礙。這就像臉上的大小雀斑,我們清清楚楚地知道它們的存在!別人呢?因為距離,你沒有辦法看到他真實的樣子,看到的只是外表而已。
因此,忙,可以,但不能“茫”!“忙而不茫”,才能讓心清亮!過有條理的日子,用干凈的素顏和心靈出鏡,自律而清爽,才是自在的人生。
著名散文家林清玄寫過一文《常想一二》:有朋友讓他寫幅字,他想了想,寫了“常想一二,不思八九”。朋友問他何意,他說:
“俗語說:‘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我們生命里面不如意的事占了絕大部分,因此,活著本身是痛苦的。但扣除八、九成的不如意,至少還有一、二成是如意的、快樂的、欣慰的事情,我們如果要過快樂人生,就要常想那一、二成好事,這樣就會感到慶幸、懂得珍惜,不致被八九成的不如意所打倒了。”
林清玄真是深得人生真義!
我們活著,盡管十之八九是不如意,也就是“一地雞毛”的煩惱,但是也有快樂美妙的時刻,讓我們體驗“歲月靜好”!
人生,不可能事事都如意,雖有眼前的茍且,但也有放飛心情的詩與遠方。日常雖然勞碌繁忙,但我們可以在每天的柴米油鹽中緩解疲憊,安放心靈。也可以在每日的空閑中開辟精神的后花園。
用你的勤勞和智慧來梳理“一地雞毛”的亂,用你的平和喜樂來享受“歲月靜好”的甜!
因此,不管現在是風雨還是陰霾,走過去,前面定是個艷陽天!只要平安健康,所有經歷過的麻煩,最后都會沉淀為你寶貴的精神財富。在你年老的時候,坐在搖椅里,慢慢回味過去……生命過往的一切酸甜苦辣,都會那么地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