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參加工作的那幾年,科室值班室有個不知從哪里淘過來的大電視,每逢有什么重大的有意義的歷史性的直播,單身的我們就會跑到科室的值班室去看。那時候手機還沒有進入工薪族的生活,所以這個電視就成了我們這些沒有成家的單身唯一可以消遣的工具。記憶中,記得最清楚的,是1997年的香港回歸,我和其他幾個新分的醫生和護士,在那里跟隨直播走過了中英交接的全部過程。
每逢年三十,這個電視的作用就更大了,他是那些不能回家過年的患者和家屬可以看到春節晚會的唯一途徑。每每此時,我們會把電視搬到護士站,在那個智能手機還沒影子的年代里,我們提供的這個電視,無疑彌補了那些不能回家過年的患者及家屬們看不到春節晚會的遺憾。
晚會開始后,沒有特殊任務的家屬們,就會搬個小凳子,坐到護士站的外面,病情允許的患者也會被家屬用輪椅推到這里,一同來觀看這臺央視準備已久的年夜大餐。這時的人往往不是很多,因為但凡能回家的就都回家過年了,剩下的都是“精華”。不過“精華”也會有平穩的時候,家屬們就趁著那會兒平穩,姐妹兄弟之間輪換著,去感受一下新年的氣氛,緩解一下緊張的心情。沒有手機微信之間的相互問候,沒有電話鈴聲響起的煩擾,他們靜靜的“享受”著那片刻的歡愉,讓身心得到片刻的放松。他們互相談論著各自家人的病情,互相交流著日常護理的經驗,同時,也會相互給對方鼓勁打氣,不放棄希望,不屈服病魔,一起為戰勝疾病,吶喊助威。
我們被這和諧的畫面感動著,為家屬們的強大的內心鼓舞著。生活也許就是不停的在拼搏中煎熬,在磨礪中成長,從來就沒有那么多的歲月靜好。就像他們,在親人長期病痛的折磨中,依然可以找尋片刻的心靈寧靜,調整好心態,坐在這里,為年留下一次特殊的記憶,過著有儀式感的生活。
而我們,雖然沒能陪伴家人,沒能在這重要的時刻滿足親人團聚的愿望,但是,我們卻在履行著作為一個護理人的職責,去守護生命,維護著健康。做著這樣有意義的工作,有什么理由去抱怨生活,感嘆命運呢?
是啊,人要懷著一顆感恩奉獻的心去看世界,世界將會永遠是一片光明。
在他們觀看晚會的時候,我們默默的按部就班的忙著自己的工作。在沒有重病人的日子里,忙完一陣子,也會駐足觀看幾眼,從節目歡樂的氣氛中,感受新年帶來的美好與快樂。有時候,家屬們看到我們工作的辛苦和不易,也會把從家里帶來的年貨,給我們送些到護士站,在我們再三推辭都無濟于事的時候,為了不辜負他們的那片心意,就會留下些許,讓他們心里多少得到點安慰。
時間慢慢的流淌,又快速的轉動,有時候如約而至,是多么美好的一個詞語,期待漫長,卻從未缺席。新年鐘聲即將敲響了,我們也忙完了那些該做的操作,在晚會喧鬧的人群里,感受到春的氣息撲面而來。護士站的家屬們也都站了起來,共同為這一刻到來,倒數著鐘聲敲響的剎那,10,9,8,7……3,2,1……
在一聲聲"新年好"的問候中,醫患關系定格在一個和諧的畫面。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那臺電視機就再也不見了,隨著電視消失的,還有那讓人覺得舒心的醫患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