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河原名叫絕地河,為何叫絕地不得而知,河的奇特之處在于水呈現雙色,一半混濁呈黃色,一半清澈呈藍色,兩色水質交界處互為交匯卻又界線分明。河邊百姓已不以為奇,靠著這一脈水產,修養生息。
不知從何時開始,這河邊來了一男一女兩個奇人,說奇人因為女人裝束奇特,喜穿素白素黑的紗裙,又用一條寬大的頭紗將面容罩得嚴嚴實實,說話如鶯歌燕舞般悅耳動聽。而男人面容極俊朗、淡漠,大家公子打扮,衣料考究似非富即貴,卻在腰間懸一把寶劍,從不與人搭腔。二人在河邊草灘上請人蓋了兩間瓦房,開了一塊荒地,地里只種了滿園桃樹。這對奇人日間只在桃園里做些除草的雜事兒,夜來談些詩詞書畫,除了偶爾采購些吃食外,很少外出。惹得村民們生出許多猜測,但對于行武之人,一般百姓向來不愿親近,便兩下冷淡著倒也相安無事。
于是,每年春季,便有紅艷艷的美麗桃花在這寂靜的山間如火如荼的開放。
這一住便是三年,村民像習慣了雙色河一樣漸漸習慣了這對奇異的人。
又到了一年三月三,村民發現那對似夫妻的奇人如突兀的來一樣神秘的失蹤了。幾日后,男人獨自出現在河邊的桃花園里,時而呆立,時而跨步,似心有忐忑.
又幾日,桃園里多了一丘墳塋,男人坐在墳前三日不吃不喝,村民在傍晚聽到一聲凄厲綿長的呼嘯,隨著這長嘯,男人揮舞雙袖,滿園桃花便在頃刻之間盡落,一時間花香彌漫,滿眼粉紅,墳塋在花間失了它突起的形狀,河變成流動的花河。男人縱身而起,從絕地河上掠過,很快消失在山色里。幾個武家子遠遠的看見,驚得張目結舌。
數月后的一天,平靜的山村那片桃林長出了翠綠的葉脈。奇男子手提幾只血淋淋的人頭丟落在墳前,一聲長呼:美荷,你慢走,為夫來了!手起劍落,健碩的身軀倒落草間。膽大的村民慢慢湊過去,才見地上斗大的血書:“流花河”三字。
好心的村民將奇人也埋入墳中,并從此將絕地河改為流花河。
《流花河》續:
關于流花河的傳說,水生得到了好幾個版本,只有一個是最可信的,據說流花河是清末一名青樓女子的名字,她與當地一名落魄書生相好,生下一私子。書生在信誓旦旦后突然不辭而別了。流花河在私子長到八歲時從良了,以洗衣為生,供私子讀書。私子倒也爭氣,二十四歲考取功名,在走馬上任那日,回城接娘,不想娘卻在她每日洗衣的小河里溺死了。私子命人將小河改名為流花河。水生總嘆這樣的結局過于凄慘,寧愿相信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神話。而桃花的選擇又給了他迎頭一棒。
水生在桃花面前原本并無自卑,想著自己雖不似桃花任著公職,但腹中詩書使他在小城小有名氣,常有人慕名約稿,也有人邀請加盟,想來不至于有溫飽之隅。但水生聽說桃花選擇了院長公子時,仍被刺痛了。生活的現實帶著刀刺般的疼痛在心上留下鉻印,不管人們將如何面對。
水生在又一個春天來臨之前結婚了,妻子雖不能談論詩歌。卻是溫柔賢惠。又以一種無限崇拜眼神愛戀著水生,使水生有了一點小小的滿足。婚前水生會忍不住想念桃花。也發過短信,桃花從來不回復,婚后水生便徹底和桃花斷絕了聯系。也有過一次不經意的邂逅,兩人笑容都有些生澀,再無顧盼間會意一笑的默契。淡淡的失落在水生心間揮之不去。
桃花開了,流花河上緩緩流淌的,是花香馥郁的詩情畫意,水生仍然流戀著這片熱鬧的花海,也會想起桃花,留一份美好的回憶在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