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冷的深秋,有個少女,因患嚴重肺炎,一病不起。她躺在病床上,望著窗外攀爬在墻壁上那株常春藤廖廖可數的葉子,悲凄地自言自語:「當秋深的時候,常春藤的葉子都要落光了,到那時候,我也就要離開這人間了 … 」
「傻孩子!」少女的母親愛憐地說:「妳的病一定會好的。妳應當有信心,常春藤葉飄落是一種自然現象,當明年春天來臨時,它會重新發芽、成長的。」
隔床的老病人,一位老畫家,聽到母女的對話,決定為少女做一件事。
隨著風雪的增強,墻壁上常春藤的葉子隨風片片飄落,只剩下最后一片葉子了。
?少女望著窗外枯樹上的葉子,輕輕嘆息:「唉!就剩最后一片葉子了,就要落盡了,我的生命也將要飄落了。」
第二天,葉子還在那兒;
第三天,葉子依然還在那兒;
第四天過去了,那片葉子像黏在墻上般,牢牢地,任憑風吹雨打,亳不動搖。
「孩子,妳看!那片葉子并沒有掉落呀!妳的病一定可以痊愈的。」母親鼓勵地說。
少女被那片葉子感動了,重新找回自己的求生意志,她的心情逐漸開朗了,不再悲觀。
她接受醫生的治療,吃藥、打針、吃飯 … … 。 一個月后,她的病終于痊愈了。
但是,她永遠不會知道,那片不凋落的葉子,其實是老畫家在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擔心最后一片葉子會被風雪打落,頂著風雪,用顫抖的手,擠出油彩,用他的殘年,在永桓的畫布上-墻上,畫上一片永不凋落的葉子。
但是,老畫家,卻因此感染了急性肺炎,而撒手人寰。
【解析】
這是歐.亨利(O. Henry)著名的故事《最后的一葉》(The Last Leaf)中的概要,讀來發人深省,對世人頗具啟示作用。
人世間的溫情,仍是到處可見的,就連一位病弱的老者,亦能毫不吝惜的奉獻他的愛心!拖著病痛的身軀,冒著風雨,畫上永不褪色的一筆,挽救了年輕女孩一命。
老畫家的外表雖是柔弱的,然其生命卻是堅軔的;皮膚雖然暗沉無光,但其慈悲心卻是燦爛無比。他用其余命,采取實際的行動,綻放出人性的光與熱,燃燒自己,照亮別人。人生若能如此,足矣!
【啟示】 信念
是的,我可以的!
再神奇的特效藥,雖能救人于沈疴之間,可是卻不能讓一個心如槁木,萬念俱灰的人蘇活過來。除非,他的心能重現新的生命力,讓自己能恢復自信,從而肯定自我,肯定人生。
醫學上的許多「奇跡」,盡在闡述因信心而戰勝病魔、起死回生的故事。本文中的女主角,即是一極佳的例證!
此外,生命的意義,不在于牠的長度,而在于牠的明亮度。一個有修為的人,不管其天賦如何聰穎,外在與內在的資質如何豐美,如果沒有把本身的德行,推行到他人身上,發光發熱,再由他人的光與熱,反射到自己的本身中,則不能發覺「德行」實質的價值。
一個有意義的人生,不只是照亮自己,更要照亮別人;如果一個人的修為不只是獨善其身,還能兼善天下的話,這樣的德行才能流芳百世。這就是所謂的 ─ 佛光普照!
希望這則小故事,能帶給您一些正向的啟發與改變。
您可延伸閱讀
富有,是一種心態,不是一種狀態!看Martin Hurkens怎么做 …
【關于我】
老曹,一個追求身、心、靈環保的終身志工。
你我認為生活的小事,就是地球生存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