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M1復讀結(jié)束后,一直奔跑在各地的機場,高鐵,商場及培訓室之間,沒有好好靜下心來,想想這一次M1的收獲。今天,趁著開會的空隙立即打開簡書寫這篇收獲。
? ? 知道教練技術這一詞是14年在香港大學的開學禮上吳導的分享,我記得當時主持老師介紹吳導時說,她是香港大學老師中吸粉能力最強的,我很好奇,為什么有這一說,所以對她的出場非常期待,果然,她一出場就讓我震撼了,小小的身板強大的爆發(fā)力,每一句都那么的有力量,妙語連珠讓我對教練技術充滿了好奇,立場就添加了吳導的微信,經(jīng)常可以從她的朋友圈分享可以看到一些有關教練技術的課程精彩片段,對教練技術有了一點點了解。
? ? ? 在2016 年3月集團開展了一期管理層教練技術培訓,讓一眾中高層管理者學習如何將教練技術應用至團隊管理中,開學前我對這個課程充滿了期待,感覺自己好幸運,不但可以省下7萬多的學費,還可以用上班時間學習,結(jié)果三個月學習下來,我傻了,原來教練技術是這樣子的,每周只需拿著一張PDI跟學員約個時間通一通電話:鳳翔,我們今天聊些什么呢?你的目標是什么呢?現(xiàn)在你遇上的問題是?還有呢?還有呢?還有呢?你的計劃是?還有呢?還有呢?還有呢?一通電話下來我被導師的還有呢?還有呢?還有呢?問到瘋掉,而所謂的PDI 也從來沒有執(zhí)行過,當時教練技術對我來說毫無意義,既不能引導我向內(nèi)看,也不能成為我的一面鏡子讓我看到自己的盲點,所有提問都停留在比較淺層,及向外的層面,更關注于遇到問題時解決的方法及資源的運用,對內(nèi)在價值及信念的關注基本沒有,而且更注意眼前的事件而忽略了長遠成長的意義。當時自己質(zhì)疑到難道這么簡單的提問方式便是教練技術?這種東西能幫助到團隊管理?能幫企業(yè)發(fā)展?能幫人才提升?帶著這些疑問,我走進了PCP9。
? ? ? 在第一次上M1的時候,便發(fā)現(xiàn)自己之前在企業(yè)所學的與PCP完全不一樣,在企業(yè)里學的是,如何利用教練技術幫助下屬達成目標,在PCP講的是修己達人,先修煉好自己,再幫助別人,這一下,我暈了,這跟自己之前接觸的有很大的不一樣,在PCP必須要愿意開放,信任,接納地去發(fā)展,改變,提升自己,以自身的改變?nèi)ビ绊懰耍@跟我原本對教練技術的設想完全不一樣。在學習CDCA的時候也云里霧里的,搞不清楚是什么意思,覺得與GROW 很不一樣,太復雜與深奧了,幸好隨著M1-M8的學習完成與每一次的教練實踐,分享,會議,總結(jié)才漸漸明白CDCA在教練中的力量。而這一次M1的復讀更是讓我重新梳理及深化了對CDCA的認識,讓我更加清楚CDCA 每一步應用在教練過程中的重要性。
C:Connection(聯(lián)系)在教練前要與被教練者建立信任與意愿,厘清對話的目標和方向,這樣有利于在后面走入被練練者的內(nèi)心世界。
D:Discovery (發(fā)現(xiàn))支持被教練者了解目標與現(xiàn)狀的差距的真相,認清自己的內(nèi)在干擾及潛力。
C:Choice (選擇)以被教練者做主導,被教練者在看清楚事情的真相后積極面對選擇。
A:Action (行動)被教練者做出行動計劃并及時行動。
而整個教練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信任,意愿,目標,因為只有建立了信任,才可以走得更深,看到被教練者的價值觀與信念,引導被教練建立更有效的行動。
這一次M1的復讀,可以說不但讓我更好的溫故知新,更解答了自己在企業(yè)里學習完教練技術后提出的教練技術幫助到團隊管理?能幫企業(yè)發(fā)展?能幫人才提升?等問題。學習教練技術之路漫漫其修遠兮而吾將上下而求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