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自媒體這塊,牛人輩出,有時候挺自慚形穢的。
寫書評趕不上鼴鼠的土豆,寫勵志拼不過懷左同學,寫情感比不上張嘉佳,當然這話說的有點不自量力,事實上是,99%的人不僅沾不上一點兒邊,還差距越來越大。
面對差距,我覺得咱們得繼續努力,但是有的人卻開始找捷徑。
我加過些寫作愛好者群,很多人勤奮地日更,看見北上廣火了寫北上廣,看見今日頭條火了去寫今日頭條。
剛開始我被對方的日更精神感動,還會給點作為路人的建議,久了卻發現,為啥排版還是這么亂,標題不知所云,主題混亂。
我說還是靜下心來慢慢寫,比較快。
有個人卻說,平臺紅利期就這么短,你不抓緊風口,怎么漲粉?
風口當然要抓,但是基本的寫作技巧都還不會,文章質量不夠,更新再多的平臺也沒用啊。
不如耐心學學寫作,看似最難的路,其實才是最快的路。
02
拿我自己來說,2016年就開始用簡書了,那時候首頁還沒改版,流量大,文章也容易上首頁,但陸續寫了40篇文章,愣是一篇首頁都沒上,每篇點贊量不過10。
當時風口好吧,實力不夠,吹到面前我也飛不起來。
加入懷左寫作營后,開始轉變思維,要用心寫出每一篇文章,結果寫的第一篇就上首頁了,閱讀量900,點贊數46。
對于原創型作者來說,內容永遠是基礎,用心打磨,寫出爆文,再學點運營技巧,成長反而更快。
慢慢來,反而比較快。
簡書上一句名言,你一定要努力,千萬別著急,就是這個道理。
03
寫作、健身、升職、加薪等等,這些事兒都是靠積累而成,急不來。
大概一年前,我開始關注寫作,那時候公眾號創作已經是紅海一片了。
有個叫妮妮小屋的公眾號,專門寫童書書評,閱讀量幾十幾百,我當時選覺得,選這種領域,又不是風口,數據這么慘,肯定堅持不了多久就放棄了。
沒想到前兩天翻到一篇文章,閱讀量都5000多了,按照5%的閱讀率算,你算算粉絲漲了多少。作者講心路歷程,一開始很難,可是就是咬牙不放棄,一點一點打磨寫作技巧、運營技巧、拜訪牛人... ...最終也殺出了一片天地。
在學習和積累過程中,難的或許永遠不是技術層面的東西,難的永遠是心態。擁有不放棄的心態,不急躁的心態,或許是成功路上真正的訣竅。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早在戰國時期,古代最為偉大的教育學家之一荀子,就是這樣鼓勵大家學習的。
妄想找捷徑的人,往往不明白,如果夢想有捷徑的話,那么這條路的名字一定叫堅持。
真理就是真理,不會經歷時間而褪色。
04
堅持很難嗎,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
我高一的班主任曾斷言,我考不上大學。
那時候叛逆,而且普通班的老師也沒幾個認真教學的,學習提不上興趣。
高二文理分科,我賴著一點過去的基礎,幸運地分到了一個最差的重點班,班里倒數3名內。
換了班級自然換了老師,我發現,新的語文、英語、政治老師講課太有意思啦!
上課很有激情,會說知識也會說段子,我學習興趣突然就被激發了。
不到一年,我成績突飛猛進,尤其是英語,感覺有點走火入魔,除了上課的作業,我還買了一大把卷子來做,課間休息十五分鐘,我不干別的,就把單項選擇做完,然后找老師去批改錯題。
我每天堅持這樣練習,當時并不覺得多苦,多累。因為確實有熱情,有動力,加上有反饋,就形成了良性循環。從一個不及格的英語學渣,到高考130分。
那一刻我好像突然理解了,所謂學霸,我們看上去覺得很苦很自虐,但其實他們并不苦,他們很享受做題目智力挑戰的過程。
我也明白了為什么有些偉大的人之所以偉大,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并不是僅僅靠頑強的意志力,更重要是他們享受這個過程,期待結果的成就感。
別給自己找太多放棄的理由,因為比你好的人還在堅持。
而這個世上所有的堅持,都是因為熱愛。
05
我也浮躁,公司的創始人比我只大三歲,人家身價上億,我負翁一個。
可是天上不會掉餡餅,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與其憤憤不平,不如踏踏實實走好腳下每一步路。
曾經決定現在,現在決定未來。
如果你迷茫,你找不到意義,建議你做好2件事:
1、學習?
學你一切想學的東西,畫畫、跳舞、英語,或者某些奇葩小眾愛好都可以,只要不在憂慮、放縱的情緒里,做什么于未來都是有益的。
2、健身
什么都不感興趣那就去運動吧,運動讓你心智頑強,讓你找到自我,讓你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讓你的未來擁有一個最好的基礎。
積累好腳下每一步,當機會再次來臨,一定能抓住。
所謂捷徑,不過是當初你以為最難走的那條路。
懷左寫作訓練營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