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ke,一個在潮流圈很敏感的詞,也是無數小伙伴深惡痛絕的東西
雖然貿然的寫可能會碰碎一些“大佬”的玻璃心
但是誰讓我膽(bu)子(yao)大(lian)呢!
其實購買fake的人主要就三種情況:
根本不知道那是個品牌看見好看就買了
當成正品買的
知道是fake,但是想花小錢裝大X
第一種情況,無可厚非,一個根本不是貴圈的人,更別提了解什么潮牌,潮流文化了,只不過是當做一件普通的某寶銷量還不錯的爆款買的,穿著開心就好!
第二種情況,相信無論是貴圈的“高玩”還是“小白”都可能遇到的情況,正品的價格買fake,很肉疼的一件事,除了要怪自己眼睛不夠雪亮之外就只能說那些無良的商販了,簡直就是“騙我錢財,毀我青春”。
其實小編也被騙過(年輕的時候),那時的小編還是一個懵懂無知的高一學生,自從知道了陳冠希老師和寫著一堆英文字母的紅色方框的衣服的時候,小編就決定,我要加入潮流圈,我要成為時尚達人,我要追小X(其實這才是最終目的),于是小編就開始某寶上搜索關于supreme的商品,最終花了600多大洋購買了一件supreme box短袖t
大概就是這種風格的商品展示,穿上之后什么叫膨脹我終于體會到了,看誰都覺得是low逼,直到我的潮流啟蒙老師我哥從魔都回來之后,打破了我的夢,深深的打擊了我幼小的心靈,隨后我就含著淚燒掉了這件也許只值40元的T恤,并且舉報了那個淘寶賣家。
所以各位少年擦亮你們的眼睛,不要做人傻錢多的小白,即便你是老司機,你也永遠摸不懂無良商販的套路!
第三種情況,也是我這篇文章想要重點表達的,前面兩種情況怪也只能怪不懂相關的知識和智商上沒有斗過無良商家,但花小錢裝大X的行為小編就不能茍同了,相信很多人喜歡某個品牌或者單品并不只是純粹只喜歡那件衣服吧,其中的品牌文化和單品中的故事以及那些散發著“酸臭味”的情懷才是價值本身吧!
當然你可能會理直氣壯的對小編說
“老子花幾百塊錢就能買到幾千塊錢的限量款,何樂而不為”
“現在fake的質量比正品都好為什么不買”
“正品不就是品牌溢價嗎,要不是那幾個Logo,至于賣那么貴嗎”
看到這里,fake販子攥著錢,在被窩里偷著笑出了聲音:“歐耶,洗腦成功”
當然小編沒有任何歧視fake販子的意思,有需求才有供應嘛,你們是為了大家服務,畢竟你們賺的錢比小編和一些“傻了吧唧”賣正品的人多多了。
潮流品牌的“模仿生產”相比奢侈品之類的容易得多,對于勞力士手表機芯都能造出來的販子們來說簡直是小兒科,但是目前fake行業的龐大還是值得佩服的,fake販子們的追求越來越高,對于質量的控制也是越來越高,再加上其團隊嚴格的管理,江湖上才能流傳著這么一個說法現在fake的質量分分鐘秒殺正品。
對于fake販子來說:什么知識產權?什么品牌文化?什么情懷?都去死吧!錢才是王道。
除此之外無時無刻的“洗腦”也是重要的手段,并且宣傳的同時也會給你普及潮流知識,并且窮盡一生的智慧,發明了:一比一,吊打全網,正版開模,廠貨,東莞貨,裁片級別這些詞。
其實我也有一句廣告詞:精仿一比一,誰穿誰牛X
(不行了,我太有才了,有大佬帶我做fake的嗎?)
玩笑也開的差不多了,小編也想善意提醒一下大家,其實你們朋友圈里的那些牛哄哄的一手貨源,最高版本的販子,說不一定就是幾級代理,fake市場雖然龐大,但是層級很混亂,同一件單品可能有無數個價格,而買到手之后到底什么樣真的不好說,說白了就和買彩票差不多,可能你花了100多可以買到真正大廠生產出來質量還不錯的衣服,而你花了小一千買的什么原廠貨其實說不上是哪個小作坊生產出來的“一眼假”,即便要購買所謂的復刻也要把錢花在刀刃上。
也不知道陳冠希知不知道,他帶進中國的潮流文化和自己一直努力的中國制造已經被人糟蹋成這樣了,引用一句老話
文人的東西都是狗屎,老子只愛錢。
對于fake這個見仁見智的事,相比于多管閑事,小編還是為了我的supreme雪山去搬磚吧!
更多潮流資訊請關注公眾號:瞾龑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