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有效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斗堡壘,激勵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保持黨員隊伍先進性和純潔性?!敝螄舶睿卦诨鶎?。只有把基層組織治理好,完善好,才能更好地服務于人民。
一是織密組織構架。構建“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黨總支)—網格(居民區)黨支部—樓棟(院落)黨小組—單元(樓棟)長”五級縱向鏈條,實現“微難題”“微需求”不出單元樓棟。做實“紅色業委會—紅色物業”橫向治理體系,通過組織聯建、交叉任職等方式,構建組織全覆蓋、管理精細化、服務全方位的工作格局,緊密居民與基層黨組織聯系,激活基層治理“神經末梢”。
二是抓實黨員教育管理。堅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各級黨員教育培訓的首課、主課、必修課和常修課,貫穿“三會一課”等日常教育全過程,建立健全常態化長效化教育培訓工作機制,推動廣大黨員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三是推行網格化治理服務。要加強部門協調聯動,按照條塊結合、以塊為主原則,構建基層社會治理“全科網格”,做到“五統一”,即網格統一劃分、資源統一整合、人員統一配備、信息統一采集、服務統一標準,保證矛盾問題、治安隱患等緊貼居民生活的煩心事、揪心事,通過網格化治理機制得到有效解決。嚴格推進網格事項準入,對不適宜到網格或者網格做不了、做不好的事要進行清理,避免“網格是個筐、啥都往里裝”。
四是強化基礎保障。加強基層黨建工作保障力度,從解決居民身邊事入手,強化市民驛站、小區黨支部陣地打造,構建“15分鐘城市基層黨建活力圈”和“社區生活服務圈”,提升群眾滿足感、獲得感、幸福感。提高社區工作者工資標準要求,建強城鄉社區治理工作力量,充實城市基層黨建力量。引導街道黨工委集中精力抓黨建、抓治理、抓服務,督促職能部門黨組織積極履行社區治理責任,加大老舊小區改造力度,在小區進出通道、公共區域等重點部位安裝車輛識別、智能門禁、視頻監控等設備,補齊基層治理的設施短板。
社會治理重在基層、難在基層,加強基層治理關乎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基固本、多管齊下,不斷完善基層社會治理體制機制,為百姓創造更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