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發自簡書App
高一八班 杜華龍粵
? 今天我讀了《契科夫短篇小說集》第三篇文章《胖子和瘦子》。
? 實際上,這篇文章我在初中時便已讀過,但是現在再來讀一篇,我對它的感受又有一絲不同。
? 文章主要講兩個同學若干年后在一個火車站上相遇,開始時瘦子十分隨和的他的胖子同學說話,看起來十分親切,但是當他了解到同學的官職后,他顯得十分震驚,他的態度來了個大轉變,變得十分恭敬,如同仆人一般。
? 文中“瘦子突然臉色變白,呆若木雞,然而他的臉很快就往四下里扯開,做出頂暢快的笑容”。句子用了人物描寫,描寫他震驚的樣子,與前文與同學說笑的形象做鋪墊,體現出胖子官職對他的震撼,描繪了一個阿諛奉承的小人形象。其實,文章已經從一些角度,暗示了胖子比瘦子有錢,官職更大等特點,如:“胖子剛在火車站上吃過飯,嘴唇上站著油而發亮。”等,用這些細節,暗示了胖子的富裕,為下文胖子說出自己的官職做鋪墊。
? 契科夫借此文,諷刺了社會上巴結、討好的不良風氣,本來人人應該平等,但在當時,卻因為官職的高低,使人人的尊嚴不再相同。
但同時,他又寫到“瘦子握了握那只手的三根手指頭,彎下整個身子去深深一鞠躬,嘴里發出下像中國人那樣的笑聲‘嘻嘻嘻’。”這里我可以看出契科夫對中國人的偏見,雖然當時清朝朝廷昏庸,民不聊生,但這并不能成為他把中國人當作反面形象的借口,在他諷刺俄國不良的社會風氣時,他有沒有想到他自己也是一個充滿偏見的、狹隘的人呢?當然,以上只是我的個人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