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朋友那聽說的這個故事,一個沒有愛情的故事。
女孩是當地一位富豪家的千金,家風嚴謹,生活規律,從小在女校讀書,按照家人的期望,大學將會出國留學,永遠接受最優秀的教育。在遇到男孩之前,女孩以為男生與女生只有性別的不同而已。到高二的暑假,生命中的第一個男孩才貿然闖入她的生活。
男孩家經濟本就不算寬裕,所以,他很自覺地在小城里找了兼職,一份快遞員的工作。男孩陽光開朗,熱情奔放,同學嫌工作累,他以能減輕家中經濟負擔為榮,兢兢業業送達每一份快遞。
在一個尋常的黃昏,男孩在金色的豪華別墅區里送快遞。女孩家的保姆恰巧有事出去一會,家里只有女孩。門鈴響了好幾聲也不見停,女孩就自己下樓去開門。炎炎夏日,大門一開,火熱的太陽就像也喜歡陰涼處一樣,調皮地往房子里鉆,女孩差點沒暈過去。女孩跟我的朋友說,在下一個瞬間她更覺得頭暈目眩了。她說,從沒感受過男孩子的氣息,炎熱卻不煩躁,陌生卻不尷尬,甚至有種沖動,去擁抱這個陌生男孩。女孩現在知道,這種感覺可能是我們說的一見鐘情。男孩禮貌地說,你好,這是你的快遞嗎?麻煩請簽收一下。女孩看著男孩明亮的眼睛,失了神。也不知過了多久,才手忙腳亂地說,啊,你好,怎么簽,你,你好,啊?男孩開懷大笑,像鄰家大哥哥。女孩想起同學們有討論過一個動漫人物叫路飛,大概就是這樣笑的。女孩木木地接過快遞,關上了門,門上映著女孩緋紅的小臉。時間似乎停格了,只是為了這個時刻,只是為了女孩。停格了好幾分鐘,好像還是在表達對女孩的愧疚,還有對第一個認識的男孩的歡迎。等到女孩匆忙再開門,早就不見男孩的身影,女孩再跑到樓上去張望,還是不見那種豪爽的溫柔,只剩聒噪的蟬鳴不絕于耳。
女孩是典型的乖乖女,從來沒想過早戀,知道家里人不允許,也絕不會去做的。在接下來的一個月里,女孩寫完作業,彈完鋼琴,就趴在床沿,期待那個男孩的再次出現,還有那雙明亮的眼睛。直到她故意在網上買了樣東西,第二次與男孩的相遇才姍姍來遲。女孩搶在保姆前面去開門,卻差點沒站穩,因為她沒準備好怎么見男孩。女孩哆哆嗦嗦地問男孩的名字,迫不及待又難以啟齒地說自己的名字。男孩又被逗笑了,他很熱情地介紹了自己,并且告訴女孩自己很忙,要去下一個地方送快遞了。女孩還想讓他再呆一會,遺憾沒有半點理由。男孩自顧自地離開了,留下女孩在原地傻站。知道名字后,女孩幾乎問遍了所以認識的同學,才知道男孩的學校,年齡,平時的愛好。
男孩的學校就在女孩放學回家的路上,為了更多的機會和男孩相遇,女孩不再要司機接自己回家,每天坐公車,期待路過男孩可能會在的那個站點。女孩很天真,男孩很真誠,兩個人很快就熟識,并且確認了關系。
往往,這樣的事情天不遂人愿。終于走到分叉路口,男孩將要去外地的大學上學,而女孩則迎來家里人安排的外國留學。女孩不愿意離開男孩,遠渡海外,無疑是一種煎熬。在現實面前,又是絕對的極限挑戰,家長的嚴苛程度女孩還是明白的。女孩開始挑戰家里人的權威,迫切希望留在國內,想盡辦法證明國內的好處,國外的壞處。但是在家里人的眼里看來,女孩是在斷送自己的錦繡前程,而去踏足艱難的下一站。任何一位家長都不會同意這樣的做法,何況是一個年輕女孩的“不成熟”想法,決定強行送女孩去國外。男孩感受到自己的無力,卻又不肯輕易放棄,就去女孩家與女孩的家長協商。這下,事情更大了,在家長看來,一個男孩為了自己的情欲,甘愿斷送女孩的前程?女孩的家長怒不可遏,又進一步了解到男孩的家庭背景,更加一發不可收拾,因此彼此的家長交了惡,事情早脫離兩個孩子能控制的地步了。彼此的去處已定,意味著緣分已盡,這是男孩對女孩說的最后一句話。
時間過了好幾年,彼此早已組成自己幸福的家庭。當女孩再回憶這段初戀,女孩說,也許,當時青春的荷爾蒙在那個黃昏爆發,在那兩個暑假釋放,回過頭,不過是因為接觸的男孩太少,無處安放自己躁動的青春罷了。世上哪有什么愛情,找個安穩的人可以細水長流,平淡才是真。
女孩和男孩都相信了這個道理,從此笑看世人追求愛情的美好。愛情是人們永恒歌頌的主題,卻也不乏詛咒。無論愛情存不存在,好不好,愿我們的初心一直向往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