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
流感似乎愈來愈肆無忌憚,
一個小小"感冒"
現如今已不是流流鼻涕,
打打噴嚏這么走走過場,
不給你點顏色
發燒頭痛,綿延咳嗽,
它就一直一直和你死磕到底。
大表姐去年出差就領教了一番,
那簡直就是一招把我放到解放前,
最后是中西醫雙管齊下
才算"活了過來"。
現如今,
這感冒到了孩子那里
那真是比媽媽們自己生病還受傷。
這不,
大表姐周遭一大半女同事都
在農歷2017的最后這段時光里
前往醫院報了道,
眼看著平日里一刻不消停的熊孩子
一個個都和霜打的茄子般沒了神氣,
那母親們綿軟的心吶,
真是不好受。
若是家庭支持系統不給力的,
做媽媽的們,
真叫做一個心力憔悴,
欲哭無淚。
(大表姐看到一位偉大的寶媽
打地鋪陪住院的場景,整顆心
都不好了……)
可憐天下父母心。
大表姐也有過這樣的“悲慘”歲月,
那會軒寶還寄養在奶奶那里。
也不知是什么緣故,
軒寶三天兩頭跑醫院,
又是發燒又是拉稀又是濕疹,
三個月里,
兩個月都在生病。
大表姐那個捉急啊,
身在外地,
想操心但又管不上,
心疼外加無奈,
每天寢食難安。
或許也正是母愛的促動,
直接促成了一個月"發奮圖強",
考回了杭州。
在此,
再次深深地感謝“家園”,
讓我和軒寶終于可以一家團圓。
也再次深深地感受到
孩子,
真就是上天安排
專為鍛造“母親”這個偉大字眼
派來的"天使"~~
扯了一堆,
還是扯出今天的議題
——心身疾病吧。
醫學上為了便于控制和界定,
把身體疾病單獨起了個名兒,
久而久之,
很多人一說到生病,
就認為是身體出了問題,
很少認為是與心理有所關聯。
但事實上,
身體和心理從來沒有分開過,
人類幾乎所有的疾病都有著心理層面的解釋。
今天大表姐就從心理角度
來說說"兒童哮喘"
的心理解釋吧。
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上來講,
認為“兒童哮喘”
是由于母親對嬰兒的過度照顧,
讓孩子感到窒息,
無法呼吸造成的。
亦或是可能某種偶發原因
吸入過敏原導致,
而后嬰兒發現“哮喘”
可以讓母親特別關切,
于是產生了疾病的“固著”。
還有的孩子,
甚至會對長期治療的
兒科大夫發生移情,
十分享受醫生的照料,
甚至喜歡吃著爸爸媽媽
給到的各種藥品的感覺。
看到這里,大表姐直接“木僵”……
被嚇到的同時,
大表姐開始觀測周邊的少量樣本,
吃驚地發現:
有過哮喘病史的小盆友身邊,
還真都有個對其特別悉心呵護
特別無微不至的好媽媽。
(估計,這會無數個番茄正在砸來~~)
也不知是巧合還是印證,
似乎還確有幾分道理。
但不管是真是假,
是否確有可能,
至少可以讓我們每一位愛寶媽
從這個角度
去審視下此前的養育模式,
找到一個恰到好處的點。
在任何時候,
都保有一個積極的心態,
發自內心地相信,
一切都會好起來,
包括孩子暫時不太舒服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