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回家就看到舅媽拿著手機對我說:現在的肯德基不能吃啊,雞吃激素長大,長了好多個翅膀和爪子。
我說:這是好幾年前的假新聞,不是真的。
舅媽不信:怎么是假新聞,這有圖有真相。
說著就把假新聞里的圖片給我看。
我瞥了一眼,帶著嚴重PS痕跡的圖片里雞真有好多爪子,我耐心的解釋:這是很多年前的假新聞,照片也是PS的,全都是假的。
即使作為一個學生和舅媽這樣解釋,她也是將信將疑。
我有時候很難想象為什么一個人寧愿相信雞突發變異長了很多翅膀這種超自然現象,也不愿意去相信這是假的?
在質疑這一點上,國人走得很遠,中國有一句名言叫做“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面對與自己利害相關的事時總是會傾向于相信會損害其為利益的最壞的那個結果,人們會趨利避害。
每每有大新聞發生,總會在社交媒體上竄出一大推假新聞。有些邏輯非常經不起推敲,但是不妨礙有很多人相信。我印象最深刻的也是最荒謬的一個謠言應該是我在高中的時候經歷的。時值日本大地震,日本福島核泄漏,核物質確實有漂洋過海來到中國的可能性,一時間人心惶惶。這不是最逗的,最荒謬的是網上謠傳吃鹽可以防輻射,于是大家拼命的囤積食鹽,導致商店出現無鹽可買的景象,越是這樣大家更越是拼命的買。我放假回家的時候我媽還很高興跟我說幸虧多買了幾袋鹽。不是只有我們這邊這樣,而是整個中國全都出現的這種情況。最后弄到新聞聯播花好幾分鐘辟謠。這可是就發生在2011的事,距今不過七年。且不說海里的鹽要多少有多少,我們國家還有大量井鹽,根本就沒有恐慌的意義,而且鹽也不能防核輻射。ridiculous 當時中國那么多人都遭到降智打擊瞬間失了智嗎?理性在那時候一點用都沒有,只因身處茫茫人海中。在烏合之眾里人們用盲從替代了理性,只為在人群中尋找一致性尋找安全感避免被排擠。就像古斯塔夫的《烏合之眾》所說:群眾永遠是非理性的,有暴力傾向的。正是這種心理讓謠言傳播范圍如此之廣,傳播速度如此之快。
造謠者深刻認識到這種心理的作用,加之政府公信力缺失,造謠是一造一個準。一剛畢業的師兄在北京當公務員就深受其害,用他的話說“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當地拆遷有人造謠政府將異地安置,直接導致大家都不愿意拆遷,嚴重拖慢了拆遷進度。而師兄那個鄉里的公務員就不得不挨家挨戶辟謠,使盡各種辦法也收效甚微。
這些新聞謠言有共同一些特征:①謠言的內容會直接或間接的損害觀看者的利益。②謠言會利用同情心,總是偏向于當事雙方中弱勢群體。③謠言里的文字不會講求邏輯,只要能煽動情緒即可。什么“不轉不是中國人”這種類型的有99%的概率都是假的。
還有一種“謠言”,說是謠言,其實其內容卻是真實的,這種特殊的“謠言”靠望文生義、斷章取義來引導輿論,這種謠言雖然內容真實卻不全面,只給你想看到的那一部分,并有意的隱藏其他部分,在我看來也是謠言。
造謠者制造假消息是何居心?
一種是損人利己型,靠假新聞騙取關注和點擊量而獲得利益;或者是收取利益寫各種公關文。
一種是損人不利己型,典型的報復性人格,就是看一些人不順眼,自己遭遇不公正待遇就想著報復社會。
還有一種最搞笑的是為了在朋友圈等社交網絡上騙贊而故意編造假新聞的。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分辨真假有時候確實是一件困難的事,最好的方法就是保持理性。
《莊子》有:
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論;六合之內,圣人論而不議;春秋經世先王之志,圣人議而不辯。
我們很多事都在六合之內,圣人論而不議,以我的理解,對于天下之內的事,我們可以私下討論卻不應該公開發表意見。避免謠言也應該如此吧。
end.
文||麥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