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大理白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的西北部,東臨洱海,西及點蒼山脈,是一座千年古城。唐代的南昭國、宋代的大理國都曾將它作為都城,悠久的歷史和文化,使大理擁有“文獻名邦”的美稱。?
沙溪古鎮傳承著自宋以來在建筑上的歷史遺風, 江南水鄉古鎮是沙溪最顯著的特色。沙溪古鎮一個真正的古鎮,古色古香,今仍然保持著最原始的建筑特色。古寺廟,古戲臺,古商鋪,馬店,古老的紅砂石板街道,百年古樹、古巷道、古寨門。
關于行程:2017年11月1日? 大理古城2017年11月2日? 蒼山洱海,雙廊古鎮,喜洲民居,周城扎染2017年11月3日? 沙溪古鎮
day1
坐了22小時的火車,次日上午抵達了昆明。隨后又是五六個小時的大巴車,疲憊,饑餓,口渴,以及難聞的汽油味,一齊上來,使人隨時都想嘔吐。大家的情況都不容樂觀,像是霜打的茄子,萎靡不振。
下午三點多,抵達大理古城。短暫時間安排好住宿后,直奔古城。
古城大而豪華,即便不是旺季人也很多,在這里看到老外也正常。這里的人們以做生意為生計,商品,小吃數不勝數。沿路上的叫賣聲、呼喊聲,震人耳欲。鮮花餅,云南十八怪,油炸魚、蝦、餅,色香味誘人;石榴汁,人參果等少數民族特有的飲料酒水,我口舌立馬變得干渴了;五花八門的小玩意,石頭,雞血藤,手工布袋,名族吉他,銀器,手鐲,玉石,令人眼花繚亂;各類民族服飾、圍巾,坎肩,絲巾布料使人賞心悅目。在我看來,唯一的缺點就是東西太貴,稍不留神就會被宰。不過我能看上的東西也不多,僅有一對紙鎮而已(書法壓紙的石頭,大理石,長約20,寬為5,厚約1.5指,遍體通透,與玉無差色,上刻有詩詞花紋),售價160,不講價。于是轉眼間便沒了念想,一來貴,二來此物為可買可不買之物。走走停停,駐足拍照,留念,也算是證明來過此地。況且像這種走馬觀花似的游玩,根本無法盡興,且意義不大。
其實大理古城里的建筑,還是有著少數民族的特色。去大理古城,古城第一門的“文獻樓”,古南詔的“天下第一樓”——五華樓,都值得去觀看。
當夜幕降臨之時,大理古城會呈現出另一番迷人的景象。
街邊店鋪的燈光,或明或暗地映照在古城的路面上,仿佛為游人鋪就了一條彩色的河流,空氣中飄灑著云南咖啡的清香,誘惑著行人在夜色中穿行。 歡樂的時光總是短暫易逝的,一天時間悄然而去。
day2
昨晚睡的很香,我很長時間沒有睡得這么好了。早上在旅店的頂樓用餐,店家搭一鐵棚,擺幾張桌,一人一包榨菜,一個雞蛋,另外面條饅頭隨意。雖不豐盛,填飽肚子倒是可以的。八點半我們準時出發。又是大巴車,我十分畏懼。從小到大如此,小時候坐車時間長了必吐,現在好點,只是免不了頭暈。沿路風景甚好,古鎮古居古鋪,所有的一切都是新鮮的,少數民族風極濃,真是開光了我的凡眼。
前往洱海的路上。這里的樓宇不過三層,白漆,黑字,圖騰,樓梁,黑瓦。墻外寫著大字紫氣東來,或是彩色的圖騰紋樣。四周青山綠水環繞,莊稼農田,牲舍儼然。除了一些名族特色外,此地與山村無異??粗谰?,車上的人大多安靜了下來,或許是疲了、倦了,昨晚玩的過于嗨皮沒睡好吧。此時,只有汽車的翁鳴聲悠悠地回蕩在腦海。
突然,一大片湖水垂柳迎面撲來,定睛一看,湖的背面有青山作為依靠,一座連著一座,十分有意思。大家立馬就清醒了過來。紛紛抬手拍照,于是,歡快的嬉鬧聲很快又充滿了整個車廂。原來這就是蒼山洱海呀!習主席說,我們一定要保護好洱海。沿途的標語很多,保護洱海人人有責,我不干誰干之類的標牌。洱海,顧名思義,遠遠看去,形似耳朵。岸邊的垂柳,紅花,綠草,滿是大片的。偶爾也會出現人造的石橋路,散步的老人在悠悠踱步,此山此水此情此景顯得極為融洽。
這里的空氣很清新,好聞的不得了,很自然的青草味兒。猛的吸一口,不自覺有點上頭,打了個顫。此時雖然已經九點多,但在山里邊還是挺冷的,穿棉襖也不為過。我們在山里的服務區換了小型敞篷車,10元一人,約摸幾里地后,我們來到了此行的目的地。雙廊古鎮。里邊的小玩意,小吃與其它地無異。其中最著名的莫過于楊麗萍故居了,當然還有她開的酒店。據說住一個晚上得2000多rmb,等以后有錢了定要過來住上一住,看她n的資本家憑什么定如此高價。
我們一行人,拍幾張照片,吃些小吃,就算是來過了,我也看不大仔細,再加上今日心中的一些鎖事,著實提不起神來。
此時的雙廊是個大工地,到處都在搞建設。鋪路、修建餐飲客棧,路上泥土灰塵飛揚跋扈,最好是帶著口罩。
但是不管怎么樣,雙廊它有著獨特的地理位置,在雙廊看洱海是非常漂亮的,視野很好,并且直面蒼山,這些風景融合起來顯得會更美,再加上日落風景,在客棧要一杯咖啡,與自己喜歡的人坐在一起,靜靜地享受傍晚的斜陽,太美好了。不過于我而言只能是想想罷了。
下午去了兩個地方,喜洲民居和周城扎染。感覺一般般,因為此地過于現代化,雖有一些古物古建,但其它的環境氛圍給人的感覺更像是現代公園。假山,樓亭,白橋,再加上幾個石雕,簡直俗爆了。扎染被直接掛在庭院的上空,五顏六色,隨風飄動。院子中間再擺一大染缸,里面是偏藍色的染水,用手沾一點,立馬便上了色。
day3
沙溪之行,痛苦而又難忘的路程。山路十八彎,或緩或急,忽左忽右,盡管是水泥路,大巴車依然顛簸的很厲害。我的狀況不容樂觀,頭很暈,想吐,胃里翻江倒海。但我必須要扛住,不能吐,于是心里一遍又一遍的提醒自己,很快就到了沙溪。
沙溪是一個古鎮,與其它旅游之地的布局無異,商鋪,旅館,小吃幾乎占據了全部,但它在地理位置上有著自己的獨特之處。
小鎮依山傍水,河灘,小橋,牛馬,家禽與此地氣氛完美融合到了極致。小鎮古色古香,遠處的高山一覽無余,山頂的積雪,山脊的晚陽,于是,白色,黃色,綠色,層層交織,簡直美麗極了。我們幾個走到了河邊,溪水清澈而平緩,水中央的鴨子順流而下,拾一塊扁平的石頭打起水漂來,一下,兩下,三下,驚起一片鴨群。順河而下,河岸是用石塊鈸起來的,沿旁立著柳樹,腳下踩的是各種形狀的石子,或圓或扁,顏色以白黃色居多,令人心曠神怡。
進入古鎮,清一色的老式建筑,鵝卵石和石塊鋪的小道,兩邊是清澈的泉水,幾乎和路面平行。小攤可口的食物發出誘人的香味兒,乳餅,米線,還有一些油炸的特產,本來是要嘗一嘗的,不料肚子已經在抗議了,只得尋一小飯館,先暫時解決溫飽問題,畢竟小吃是不抵餓的。
我們所光顧的飯店是一棟全木制的兩層建筑,店內設施也是木地板,木桌椅,再看屋頂上則是蓋著厚厚的瓦片,庭院里種著石榴樹和各色花草盆栽,過道的圍欄上曬著干菜及一些布料。
午餐完畢后,繼續逛街。才發現此地最出名的是劍川木雕!幾乎每隔幾個店鋪就會有一家木雕店,店鋪大同小異。陳列的木雕品種多樣,其雕刻的主題大多與佛道有關,人物姿態各不相同,或站或臥或躺,還有舞蹈形態。其表面的紋路很精細,且凹凸有型,匠人戴著眼睛,打一盞燈,在靜靜的雕刻。旁邊的工具、木屑七零八落,香爐散發的古香味,令人神清氣爽,店主沒有抬頭,仿佛不知曉顧客,只是沉浸其中。
網上說沙溪古鎮早些年由瑞士人翻修,據舊修舊,所以它保存得非常完整。一個真正的古鎮,古老的街巷、樹木、寺廟、戲臺、商鋪,游客也不多,非常安靜。這里有一座幽深的興教寺和馬幫遺址,作為鎮守在茶馬古道上的最后集市,它們溫柔了時光,驚艷了歲月。
小鎮的居民看起來大多很安逸,不嬌不燥,生活節奏很慢,處事從容不迫。在此地營一小店,今生足矣!按理說,這很符合我的心境,不過,這塵世間的誘惑太多,而我所能體會的少之又少,真要在這生活,實在是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