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決定我們行為的是思維,而思維的形式會長期的影響人的行為,尤其是如果一個人的思維非常僵化不愿改變,可能會影響終生。
那么思維模式可以分為哪兩種呢?
1. 固定性思維: 做事情循規蹈矩,為了展現自己,追求排場,重視結果,遇到意見不合容易生氣,比較個人英雄主義,高估或低估自己的能力,經常在高估的驕傲和低估的自卑間徘徊。故步自封,沒辦法和周邊人相處好,把一切的功勞歸功自己。害怕失敗,不愿意接受新事物。
2.成長性思維:做事情關注的自己和過程,不在乎別人的眼光,不會因為自己的不懂而產生羞恥或焦躁的情緒,愿意擁抱新事物。會從長遠的角度看事情,不會在乎眼下的利益得失。可以推翻自己,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
這兩種思維可以是發生自我們身邊的朋友同事當中,但是離的最近的就是我們自己,他就像魔鬼和惡魔一樣,存在于我們自己的體內。影響著我們做事情的方法和態度。
都是同一個:
這次考試我一定要通過,無論如何都不能失敗,花了這么多時間,金錢精力準備考試,而且不通過多丟人啊,所以無論怎么加班幾點都得過,如果實在過不了就放棄復習吧,下次再說。。。
還有另外一個聲音:?
沒關系,雖然時間緊迫,還是可以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復習和學習的過程比結果重要,最最好的準備,如果真的沒有及格,后面還有機會的,但是至少現在有50%的可能性通過,把自己的薄弱的寫作和口語提上來,再研究下考試技巧,對自己是一個很好的鍛煉。。
每天我們在做各種決定,有意識的知道自己的思維方式,并且為之努力,一定會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