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9
下午跟朋友喝下午茶聊天,我分享了由費玉清先生退休而引發的感悟,覺得人生要努力追求些有高度的目標,才不枉然。探討時,有朋友提出了漁夫與商人的故事。故事大致是,商人在海邊度假時,遇到一個漁夫。閑談中,商人建議漁夫提高效率、擴大規模、增加收入。漁夫問商人,為什么要增加收入。商人回答說,這樣就可以像自己現在一樣,有能力享受陽光與海灘的休閑假期。漁夫回答說,自己現在就是天天有時間享受陽光與海灘。這個故事一般是諷刺商人忙忙碌碌、花盡心思所要追求的,卻是他在這個過程中失去的東西。我覺得這里還有一層意思,商人在刻苦經營中獲得絕對不只是更高級的享受,他在過程中的視野、情義、經驗、與感悟,都是人生中寶貴的財富,在默默的滋養著他,只是他當時還沒有留意而已。回看我過往這六年的創業經歷,可謂奔波勞碌、跌宕起伏、人情冷暖、甜酸辣苦,而且到目前還是入不敷出。但我卻收獲了豐富的閱歷、真正的友誼、堅定的信念、持續的動力、等等等等。我覺得這些比安逸的生活,更有價值。很多創業的人都說不忘初心,其實我對此有些嗤之以鼻,因為回顧當初的自己,不過為了名利而已。幸運的是,在這個追逐名利的過程中,慢慢找到了那個所謂的“初心”。追名逐利,其實是在追求快樂,但快樂本身不是一個實體,無法直接追求,而是因為需求得到滿足而快樂,比如名利。每個人的快樂的條件都不盡相同,而且每個人獲得快樂的所要滿足需求,都是變幻無常的。馬斯洛將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在跟朋友交流時,得出一個總結,人都是在追求的不同需求的滿足的,不過有人是在主動追求,而有的人是被動追求。雖然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漁夫與商人,也不見得誰的人生更具意義。但無論那個軌跡,明明白白的人生,總比渾渾噩噩、稀里糊涂的活著,更勝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