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拜讀了武志紅老師的《家為何會傷人》,讓我不禁驚出一身冷汗。原來和孩子的關系過于親密,也可能陪養出一個問題兒童。
突然覺得做好一個父母真的很難,不但要給足夠的愛而且還要掌握一定的分寸,不然也是對他的一種傷害。
最近一兩年,為了做一個好媽媽,做一個合格的母親,經常會學習一些新的育兒理念。
懂得了童年時期給孩子足夠愛的重要性,給他足夠的尊重及關注,可以使他一生內心富足充裕。
所以,我重視兒子的內心世界,充分識別他的情感,從不吝嗇我的贊美及鼓勵。給他更多的寬容和理解。
然而這些使他對我百般依賴,相對于爸爸,他更喜歡粘著我,做什么事情也希望我和他一起。很多次都會問我:“媽媽,我和爸爸你喜歡誰?只準選一個”。
對于兒子的這種依賴,我之前都是滿滿的喜歡,又有誰不喜歡被人需要的感覺呢?
直到我看到武志紅老師對俄狄浦斯情結的解釋,才讓我如夢初醒。
俄狄浦斯情結就是戀母情結。
俄狄浦斯情結的危害后果
如果媽媽讓兒子知道愛他勝于愛爸爸,或爸爸讓女兒知道,爸爸愛她更勝于媽媽,那么孩子就會發展出俄狄浦斯情結。
主要表現為:他會更依戀異性父母,而且會對同性父母缺乏敬畏和尊重,更為嚴重的是與同性父母相處時表現為厭煩和排斥。
隨著年齡的增長。這樣的孩子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比如很難融入同性的圈子,甚至還會發展為同性戀。
戀母情結的男孩經常與媽媽黏在一起對整個家庭都會產生災難性的影響。等他長大時,他會想成為一個男人而用各種形式刻意去背叛或反抗媽媽。
怎樣避免俄狄浦斯情結的出現
海靈格強調說:只有當男孩受到父親的影響,女孩受到母親的影響時,這種均衡關系才可能形成。
在一個家庭中,最重要的關系是夫妻關系,最親密的關系應該也是夫妻關系。這樣的家庭才能使孩子有一個健康的心理。
讓孩子知道,陪伴媽媽或爸爸一生的是自己的另一半,爸爸媽媽也愛你,但是我們倆才是一生的伴侶。
對父親崇拜并依賴的兒子比起單純依戀母親的兒子來說,會更加尊重疼愛母親。同樣的道理,當一個女兒和媽媽關系密切的時候,她并沒有失去父親,反而他會更尊重父親。
健康和諧的夫妻關系才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前提。
因此,無論多么愛孩子也不要忽略對配偶的關心及愛。
讓寶貝看到爸媽如此相信相愛,父母關系才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模版,而且也是孩子以后進入社會與他人建立關系的模版。
為了養育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從今天開始,好好對待你的配偶。
關注我,與您分享更多的觀點,讓我們一起成長!
搜索
3歲孩子家庭教育課程
富人思維與孩子教育
4-5歲孩子叛逆期心理
孩子初三叛逆初二
兒童情商培養訓練
父母高情商的處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