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測試需要,我就特地花時間了解了一下,云測試平臺的安卓APP兼容性測試。
先看看有哪些主流的測試平臺吧。
騰訊WeTest、百度MTC、Testin、Testbird、阿里MQC、騰訊優測Utest、蒲公英專家測試、貫眾云測試
WeTest:WeTest騰訊質量開放平臺 - 專注游戲,提升品質
WeTest騰訊質量開放平臺是由騰訊游戲官方推出的一站式游戲測試平臺。主要提供兼容測試、性能測試、服務器壓測、云真機、安全測試、輿情監控、iOS預審等全方位專業服務。騰訊WeTest本著開放共贏的精神將騰訊游戲沉淀十余年,歷經千款游戲錘煉的優秀測試方案和工具,助力提高用戶的研發效率和產品品質。
MTC:百度移動云測試中心 | MTC - 流暢 快速 權威
百度移動云測試中心簡稱MTC(Mobile TestingCenter)。該中心為開發者提供了上百種主流廠商的移動終端設備及增強模擬器,涵蓋了Top 100 Android真機和各種配置的模擬器,方便開發者進行實時的手機應用開發和測試工作。MTC,針對開發者和廠商的不同需求,開放出多種云服務,包括:云測試、云調試、云審核等。百度MTC的服務目前為收費服務,具體收費情況請查看官網的介紹。
Testin:Testin-你身邊的測試專家
Testin是全球最大的移動游戲、應用真機和用戶云測試平臺,目前擁有千余款不同型號的手機、平板、智能電視和OTT終端,向超過80萬的國內外移動游戲、應用開發者提供服務,累計測試超過1.5億次,與IBM、微軟、谷歌、騰訊、阿里、百度以及Intel、ARM、Qualcomm、Imagination等全球主要移動芯片供應商和聯想、OPPO、三星等主流終端提供商建立了密切的服務、合作、溝通關系。Testin是國內較早涉足云測試領域的公司之一。Testin在云端部署了300多款1000多部測試終端,終端種類及數量都比較全面。支持Android與iOS系統。但目前僅少部分服務為免費,絕大多數服務為收費項目,故而使用成本較高,具體收費情況請查看官網的介紹。
TestBird:TestBird-APP和手游測試專家
TestBird是成都中云天下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移動應用自動化測試平臺,成都中云天下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3月,由原華為GSM研發總裁李偉帶領原華為頂級技術專家創辦。TestBird測試服務的對象包括App和手游,其中在手游領域,TestBird是第一家手游自動化測試平臺,也是全球最大的手游測試平臺,通過手游細分領域積累的測試技術和經驗,2016年3月,正式開始進入App測試領域,為App提供一站式測試和質量管理服務。小插曲:我的測試項是免費體驗的,可是也太慢了,客服說免費是48小時交付的,o(╯□╰)o
阿里MQC是阿里巴巴旗下的移動測試平臺。提供上百款測試終端,支持Android及iOS系統。提供兼容性測試、功能測試、性能測試以及穩定性測試(1小時)。測試腳本需使用Robotium或Appium測試框架編寫,難度較高。MQC也提供了遠程的真機調試,功能和騰訊優測類似,看來騰訊和阿里還真是一對兒冤家啊。
Utest:騰訊優測云測試平臺官網 - 云測試,云測試平臺,app測試,android自動化測試(這title真長)
騰訊優測是騰訊旗下的云測試服務平臺,擁有超過1000款測試終端,機型數量龐大。但僅支持Android,暫不支持iOS系統。提供兼容性測試服務,不提供性能測試、功能測試及穩定性測試服務。另外,騰訊優測還提供“云手機”服務,開發者可以遠程控制測試終端,實時查看App安裝、運行效果。優測目前的功能為收費(新注冊的用戶可獲得官方贈送的禮包),每天限制提交2次測試。小插曲:上傳一個apk,傳完就沒有提示了,問客服也解決不了,后來成功了,猜測是apk名字太長的原因,未驗證此原因,只做參考。
蒲公英專家測試:專家測試 - 最專業的 App 測試平臺 - 蒲公英專家測試
10年測試經驗,人工手動測試,精準深入收集用戶體驗,我們給你想要的測試。為你的 App 掃去上線的障礙,大量節省測試的時間和成本。作為開發,你本該享受生活。
貫眾云測試:貫眾云測試——領先的App測試服務提供商
貫眾云測試是中國移動杭州研發中心自主研發的移動應用自動化測試工具。小插曲:一開始我的賬戶就沒有收到驗證郵件,還試了兩個郵箱,最后果斷放棄了。但還是加入了貫眾云測試QQ交流群,詢問情況,響應倒是很及時,還幫我激活了賬戶。
注:以上內容來源網絡。
兼容測試對比
小結
針對目前收集到的情況,以上只有貫眾云測試的兼容性測試最單薄,缺少性能指標和功能遍歷等測試內容,加之賬號激活問題和網頁美觀程度,印象分幾乎墊底,但是貫眾又是杭州的云測試平臺,我是得支持一下,真心希望他們好好走下去。上面的表格應該還是有遺漏的,表格只做參考。個人還是比較喜歡阿里的測試報告,可以下載離線版的報告,平臺還有很多小細節做的都比較好,特別想說的是一個特別功能——本地私人真機兼容性測試。
但是,針對目前的項目,需要與硬件互動,導致云測試很難達到在兼容性測試中測試功能的需求,并在已收到的報告里面也有所體現,很多需硬件支持的功能無法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