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寒假?
寒假就是換個地方上課和寫作業的。
對于大部分的孩子來說,現實就是如此。
雖然教育部門一再要求減負,但越減孩子們越忙。
前幾天,教育部在2021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表示,大力度治理、整頓校外培訓機構是當前面臨的緊迫難題。
九年義務教育雖然早已普及,但中考50%的錄取率,不得不讓家長們為了這個鯉魚跳龍門的機會拼盡全力。
這也就造成了校外培訓機構越治理整頓,反而越火爆的最重要原因,當然還有想上更好的大學等等這些原因。
而且補課的年齡段也從小學降到了學齡前,小學一年級去補課,家長甚至都覺得已經錯過了最佳的補習年齡。
可憐天下父母心,我們看看寒假給孩子報補習班的3類家長都是怎么說的。
1孩子學習確實不太好的家長
孩子沒有自覺性,基礎知識不扎實,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就想著玩手機,寒假不給他報補習班,就根本不學習,整天只知道玩,沒辦法,學得不好的那幾門課全報上了,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要不然開學后哪哪都不行,我也知道還是要以學校老師講得為主,但補習班起碼能鞏固和加強一下吧。
這屬于補習短板類的。
2孩子學習有余力,想再沖刺沖刺的家長
孩子學習成績還是挺好的,放寒假了想找一個好的補習班再提高提高,這主要是孩子的意思,是他自己愿意學的。
這屬于鞏固優勢類的。
3其實不想補,但為了不被別人超越,也不情不愿地報補習班的家長
我和孩子其實都不太情愿報補習班,但大家都去補了,如果我們不補,就會被別人落下,到時候還得去補。
這屬于自我加碼類的。
現在瘋狂報補習班的現象,就像不久前清華大學的劉瑜老師所說的那樣,已經到了瘋狂軍備競爭的階段,都進入了瘋狂內卷的不管不顧的階段。
但優秀的孩子是靠補習班補出來的嗎?
答案顯而易見不是的。
如果真的是補習班補出來的,那學生不都是學霸了嗎?
補習班這種拔苗助長的模式,大部分的時間只是在消耗孩子對于學習的熱情,當一個人連續不斷的圍繞著學習使勁,除了消耗他的耐心,更會降低他學習的效率,這就相當于上班工作,周末休息兩天,其實是為了下周能有更高的效率。
現在的家長普遍對孩子有過高的要求,但不能一味地只依賴于補習班,其實健康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更加的事半功倍的。
所以,家長們要多學習一些家庭教育的知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