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浦彌太郎《100個基本》的人生小哲學,看得出來他確實是一個熱愛生活的生活美學家,如果你希望改變你的生活,讓自己的生活變得美好而幸福,我會推薦你看他的系列書籍,但是對于人際交往很煩惱的人,我覺得這一本一定會或多或少會給到你一點好的建議!不任由事態自行發展,讓人際關系扭曲。
要學著與人相連就要起于自己,持續給予也要找到恰當好處的距離,不順利的時候重要的是回頭的勇氣,加深感情是需要用時間耐心守護的。
不等待
良好的關系孕育自輕松的狀態,讓對方安心,不使對方緊張,和舉止禮貌比起來,是更重要的禮節。
第一印象很重要!尤其是第一次見面的態度和氣氛,會大大地影響到雙方今后關系的走向。
我也深深的體會到這一點,我總是會搞砸第一印象,有時候是因為緊張,有時候是因為隨意,后面的關系,有時候也會再彌補也差強人意。所以他讓我知道不能等待,應該主動的敞開心扉,表現出很高興認識別人的一種感覺,不要觀察別人是不是會和你交流,你主動表明態度和微笑,就可以傳達很美好的感覺了。
我是個被動習慣的人,但是人生很多東西,如果你不主動爭取,慢慢的你就會變得可有可無,變得多余,甚至會變得討厭起來,不管什么時候,以后會學著自己主動開了口,不要等待別人,不管是熟悉還是不熟悉的人,勇氣和積極,會成為落落大方的你,當然好機會好運氣也會光顧你,不要等待對方改變,你做的只有改變你自己,先讓自己放松,然后才能讓別人放松!
調整自己
從頭發和手,可以判斷出對一個人而言,什么才是他生命中重要的事情。
自己的狀態(精氣神)和儀容也很重要!睡眠充足、飲食規律、適量運動都會改變你的樣子。不管怎樣要給人一個精神積極的狀態,衣著整潔,頭發和手是最容易看的到的細節所在,頭發看起來美,人也會是,手干凈也會加深別人對你的信任感和安心感,不用過于修飾,只要干凈整潔就好!這是起碼的禮儀。
不去評定他人
我不將人分類來挑選交往對象,相反地,我讓自己站在”被挑選“的立場上。
如果不讓自己腦袋柔軟,就不能自如和各種人交往。不以自我意志去評斷對方,不要貼標簽,不管怎樣都一視同仁,這才是與人最好的方式。因為我想而主動去做更好的自己,而不是帶著目的交往,因為他怎樣,我應該怎樣,和他關系好了會怎樣,真心才可以換真心,你能給別人帶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不支配他人
不企圖支配他人,而是選擇相信,投注愛愿,傾注自己的力量去幫忙。
不要總是指責別人做不好,也不要指揮要求別人怎么做,記得要思考!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根本原因是什么?你是否真的了解真實情況?比如:”他為什么總是會遲到?“是不是壓力十分大,或者家里是不是出了什么人?他本身就已經情緒不足,你要是再拿把刀刺他,只會適得其反,不要企圖控制別人或者幫別人做,別人不會感激你的,有時候會產生恨意也說不定,你最好學著相信對方,投注愛意,去讓他自己努力,鼓勵他、陪伴他,比如說說:“如果實在走不動,別忘了我一直都在!”我想事態會發生逆襲吧!
止步站定
忍不住而脫口而出的話語,其實大部分不說也無妨,一時沖動寄出的信和電子郵件,大多寫滿了”如果沒寄出去就好了。“的內容。
無心的話可能幫人,也可能害人,絕對不可以說傷害人那種極端的話,說不定會要了別人的命,或者讓別人要了你的命。禍從口出,古話確有道理,以后說話的時候記得先停一下,讓自己平靜,不要怕激動,記得深呼吸,數到十再開口,謹慎小心,這在維系關系上,非常重要!
自在送禮
在平常的日子找到對方喜歡的東西,送給對方,這種情感的交流,便會打造出柔軟的關系。
不一定非要重要的節日和生日或者紀念日才想起送禮物,平時多多觀察對方需要的是什么,你就會更好的把握禮物的準確度,一般就不會出現送出去別人不合心意的情況了。不要怕麻煩和害羞,就說:”這東西看你好像喜歡,我就買回來了。“這樣就會讓對方覺得你總是把他的事放在心上,這樣的方式就會打造柔軟溫暖的關系,適用于親情、友情和愛情!
不求回報
“謝謝”表示珍重的收下了對方贈送的種子,將手寫愛的種子細心種下催芽,讓它開花,并再一次道謝,要做大哦這般才算得體。
是因為你想做,而不是為了讓別人回報而去做,你是表達你的愛愿,是為了傳遞溫暖和快樂,不管什么事,都不能要求別人就必須怎樣對你,你的行動就是你的確幸,親切待人而且溫暖不移,盡心盡力去做,不然還不如什么都不做,記得過后表達感激,如果別人建議什么,那就立刻去做吧,并且在下一次的時候告訴別人的結果,別人會更愿意多多和你來往!
不抱怨
把自己的情緒轉化成語言是很重要的事。
沒人喜歡負能量的人,攻擊別人的人,過錯推給別人的人,這樣既自私又負面,自己就什么都不能做了。一個成熟穩重的人是不會讓情緒左右自己,不抱怨也是為了避免禍害的一種保護傘。
向人請教
人一旦不懂裝懂就完蛋了,成為善于請教的達人,是我的目標。
“夠了,我知道了。”這句話,你我是不是會用到呢?會2打斷別人的話,或許是因為和對方親近,自以為很了解,這不過是傲慢的表現,對方沒說出的話,就要虛心直率的請教,別人的教誨,謙虛接受,以幽默,面帶笑容和討人喜歡的態度向別人請教,不斷的發問,吸收后就去做,做了有新的發現記得告訴別人,這算是會里,而不是一味的被教,這樣對方會教你更加深入的、更多不一樣的是,別人也會搞到高興,和別人建立更深入的關系,愉快的相處,誰也不會不喜歡虛心好學,不懂就問,渴望進步的人。
其實自己一直都有很多性格和習慣上的問題,不喜歡打招呼,不愛微笑,沒有用心的了解別人真實的需求和想法,沒有顧慮別人的感受而情緒化,其實都是太過于自我,太封閉和自私了,我自我設限,筑起一道墻,別人沒辦法進來,自己也沒辦法出去,以后學會一點點打破思維定勢,以為的不一定就是正確的,否定的也不一定就不可取,所以世界上的人事物,并不是絕對化的標準答案,一百個人一百個方法,一千個人一千個活法。
未來無限可能,還是積極努力,讓周圍變得美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