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落梅說:
我們應當相信,每個人都是帶著使命來到人間。無論他多么的平凡渺小,多么的微不足道,總有一個角落會將他擱置,總有一個人需要他的存在。
有些人,在屬于自己的狹小世界里,守著簡單的安穩與幸福,不驚不擾地過一生。有些人,在紛擾的世俗中,以華麗的姿態,盡情地演繹一場場悲喜人生。
在剛剛過去的中秋佳節,我參加了海峰老師的中秋聚會活動,那在過去3天都學到了什么呢?
我總結了49個點:
001.上完DISC如果一個月內都沒賺回學費,要么就是沒學好,要么就是沒去用;
002.賺回學費不是衡量一個課程有沒有價值的唯一標準;
003.你現在種的種子,不知道什么時候它就會發芽;
004.
賺回學費的三個方向:
第一,透由運用課程知識;
第二,同學之間的鏈接;
第三,平臺資源;
005.
分享的幾個好處:
第一,整理自己;
第二,啟發他人;
第三,獲得幫助。
006.你是為渡人而成佛,還是為成佛而渡人;
007.小康生活靠自己,大富大貴需要靠機遇與鏈接;
008.1到7和1到8的區別,在于自己;1到10的區別在于:為自己VS為別人;
009.成功都是有方法論的;
010.時間什么時候成為你的朋友?當你堅持的時候。
011.所謂的復利是在你堅持之后才會產生的。
012.想不清楚的時候,那就行動吧!行動的過程就可以想清楚;
013.每個人都成為自己就好;
014.成功的原因,是因為活得足夠久!
015.當你迷失的時候,世界都是錯的;
016.每個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圈子;
017.在工作過程中,要找到見面就可以交換硬盤的人;
018.賺回學費固然重要,敢不敢面對自己沒有賺回學費這件事情更重要;
019.
問:不自信怎么辦?
回:你確定自己不自信嗎?
問:是的,老師,我確定。
回:那為什么你如此自信自己不自信這件事呢?
020.人生都是平衡的;
021.免費才是最貴的;
022.成為更好的自己,就是對社群最大的貢獻;
023.你如果不定義自己,別人就會來定義你;
024.參與產生責任感;
025.
成長的三個層次:
依賴期:圍繞著“你”這個觀念;
獨立期:著眼于“我”這個觀念;
互賴期:從“我們”的觀念出發
026.不是對方做了什么傷害我們,往往是我們選擇的回應傷害了自己;
027.如果你認為問題都是外界造成的,那么這樣的思維就是問題所在;
028.你不是傳遞知識的人,而是真的可以活出來的;
029.一個講師在臺上,不是為了證明自己很厲害;
030.每天都是一個新容器;
031.學員在聽你怎么說的時候,更多是看你怎么做;
032.善良是好事,但是要善于用制度來保護自己;
033.信任一旦破壞,便很難再次建立;
034.你幸不幸福,在于你的人生有沒有幾段正向的關系;
035.學習,是回到對自己生命的關心;
036.每個人的改變,都不是單一的系統;
037.什么樣的人更容易成功?把自己的目標定得稍微高一些的人。
038.因為你的存在,到底給多少人帶來了價值?
039.影響是通過不斷分享來累積;
040.如果你剛好要,大家也剛好都在,那為什么我們不干點事情呢?如果不做,那會對不起自己來這世界一趟。
041.只要人沒問題,做廣告就不會有問題。
042.如果別人對你的介紹,比你自己對自己的介紹還好,代表你對自己的介紹不夠上心。
043.細節上建立真實性,思想上建立友好性;
044.你如果希望別人信你,那你需要有“真實”的版本;
045.如果你和一個人相處得特別舒服,那代表什么?那代表對方的處理方式,已經“涵蓋”了你。
046.一個人有你喜歡和你不喜歡的,都沒關系。
047.競合:競爭讓自己變得強大,把對手變成隊友。
048.搬家教會我一件事情,有些東西很輕,但是如果你持續搬、不休息,那么你的腰就會受傷。
049.用別人想要的方式,給別人需要的東西。
寫在最后:
村上春樹說過:“每個人的天賦和境遇不同,當你選擇開始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并非都是坦途,有鼓勵,也有打擊,但既然喜歡,并且享受著,一定要堅持下去。”
人生只有一次,找到自己的熱愛,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才是對僅有一次生命的最大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