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不公平!
算了,這個事實每個人都知道。
但是這個世界對夜貓子來說更不公平!為什么要規定白天上班晚上休息?為什么要按時簽到打卡否則就被罰錢?為什么我不能在自己最清醒最高效的時刻工作?為什么每個人都勸我改改自己的作息去迎合這個社會?事實上確實有一些職業沒有嚴格的工作時段要求,可以配合夜貓子們的作息,但是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去做每一個工作的啊,所以還是不公平!
我是個夜貓子,我曾經無數次地掙扎過,想讓自己過上“平常人的生活”:強迫自己在困得眼睛都睜不開的時候打起精神;批評自己早起早睡都做不到還做什么人;告誡自己拿出點毅力給他們看看別讓人瞧不起……我運動、我冥想、我忍受、我爆發、我重新來過……
我一度嘗試治愈自己,卻縷縷失敗。后來人家說這可能是基因決定的,唉,就算不是基因的問題,我也早該發現了:這是本性,這是Nature 之所在!就像有人曾經試圖治愈同性戀一樣,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并不是說一個夜貓子就不能變成早起鳥,而是即使他變了,他也會缺失某樣重要的東西,從此他便不再是他了!
這一切,都有其根源之所在。
我從小晚睡。小學時因為課后作業多,在那些難熬的夜晚,總是一邊哭著一邊寫著,媽媽也經常打著毛衣陪我挑燈夜戰;中學時學業負擔加重了,再加上家里的變故,晚上總是點燈熬油、胡思亂想,經常凌晨之后還不能入睡,然而第二天又必須得早起上學,所以經常上課時睡著,被扔粉筆……18歲以前,我既是早起鳥,也是夜貓子。
說起大學時的作息,簡直如噩夢一般。從來沒住過集體宿舍的我,被其嘈雜和混亂擾得夜不能寐,白天精力不足,以至于學業倒退,情緒上的壓力也無處釋放,長期處于低迷狀態。后來為了與環境作斗爭,我養成了“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讀書”的習慣,(白天?白天就那么將就著過了)。深夜,那是這個世界唯一安靜的時刻,我裹著被子,聽著雨聲,在手機的微光之下沉浸在小說里描繪的世界……那個時候,我任由自己發揮貪婪和放縱,不管它現在是幾時幾分,直到最后眼睛睜不開了,不知不覺地睡著。然后,我逃了許多的課,也讀了不少書,淪為了真正的夜貓子。
話說,很多人想到自己的大學,都會帶一點兒后悔的吧~ 后悔自己沒有好好學習,后悔自己沒談對象(或是談了對象卻沒發現對方是個渣),后悔自己沒多參加社團活動……總之時間都讓狗吃了,沒讓自己增長一分的本事。我確實總是后悔,特別是看到別人如何厲害的時候,心想自己那個時候都干嘛去了!不過仔細想想,大學四年,幾乎沒睡過一次好覺的我,活著何其痛苦的生活啊!為此我就原諒自己的無所作為吧。
后來上了研究生,因為組里不要求簽到打卡,時間上比較自由,所以我一直都在貫徹履行夜貓子的生活作息:晚睡晚起,不吃早飯,白天昏昏欲睡,晚上精神抖擻。
如前面所說,我一直在與自己的本性作斗爭,試圖矯正作息,“讓自己變成更好的人”。然而因為種種原因,從小就養成的大寫的習慣卻一直纏著我不放。雖然我已經知道這是本性,難以改變,那為什么還要掙扎呢?我自有緣由:
第一,來自周圍人的壓力。身邊大多數人都是早起鳥。為了融入團隊,發揮隊伍里一份子的光和熱,獲得我和大家同時工作同時休息的安全感,以及我能和大家一樣的被認同感,我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與他人保持步調一致。
第二,自己想要變得更好的欲望。研究以及事實都表明早起鳥型人類擁有更樂觀的態度、更隨和的性格、更穩定的情緒并能獲得更積極的評價。天吶這些我也想要啊,我也想每天都積極向上,開開心心,與他人好好相處啊!
第三,為了臉和身體。晚睡晚起不好,傷脾傷肝傷胃傷腎,還容易顯老……他們是這么說的,我也是一直被這么教育著的,就算這是毫無道理的話,光是心理作用也足以產生影響讓我身體不好了「苦笑」。所以為了不要太早死,為了不讓不該叫我阿姨的叫我阿姨,我想改。
就是這些誘惑,讓我一次又一次地掙扎著。然而導致失敗的原因總是更勝一籌:
第一,這是本性!我固執地認為只有夜貓子的我才是我。雖然做早起鳥也有感覺好的時候,可我總是不同認同那個自己,感覺自己是在扮演別人。我心態平靜,“人云亦云”,可總是覺得這不是我!
第二,不想放棄夜貓子的好處。夜貓子的作息帶給我的除了白天的精神萎靡,跟不上步調,情緒反復無常等等之外,還有我賴以生存的Idea和創造力,噴薄而出的表達的欲望和順其自然的舒心感覺。所以每次轉變為早起鳥我都感覺“內心深處有什么東西正在失去”,經不住誘惑的我就又放縱自己了。
第三,習慣。把這條作為一個理由單獨提出來我都為自己臉紅。不過我就暫且不批評自己沒毅力,不自控了,反正罵自己也沒用,書里面都說了,越罵越不長進。但是習慣的力量是無比強大的,當你順從它,你爽它也爽,當你違背它,你會很不爽!一天到晚地強迫自己,別提多難受了(哭暈在廁所……),也許總歸還是驅動力不足吧!
總之,人就是很矛盾,想要這樣想要那樣,什么都不想舍棄,什么都想要爭取。我是個夜貓子,我還在探索,還在尋找——到底怎樣是最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