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重量》,作者Agatha?Christie,代表作是東方快車謀殺案和尼羅河上的慘案,以偵探小說聞名。而這本小說描述了父母對孩子的愛,姐姐對妹妹的愛,丈夫對妻子的愛,妻子對丈夫的愛,朋友之間的愛,傳道者對世人的愛,是作者作為成熟女性對世事體檢的一種深刻理解,我很喜歡。
女主角勞拉,是家里的二女兒,由于父母愛長子,所以作為老二的勞拉從小就不被看到,她也當自己是個隱形人,沉默,乖巧。可惜長子上學時因為小兒麻痹癥死了,勞拉曾以為自己從此可以得到父母全部的愛,她因此而充滿了美好的幻想。沒料到父母又生了三女兒,而且將對長子的愛全部給了最小的女兒,勞拉想要的愛還是得不到。勞拉痛恨新生的嬰兒,她詛咒她能掉地上摔死,被貓壓窒息死,就是希望上帝把奪走父母愛的寶寶帶走,留下父母的愛。結果她都沒如愿。接著發生了一場火災,勞拉不知道為啥沖入火海救出了寶寶,從此勞拉有了生活的意義:愛這個寶寶。從此勞拉不再關注父母,傾注了所有的愛給寶寶。寶寶三歲時,她們的父母旅行時因飛機出事雙雙身亡,勞拉承擔起母親的職責,照顧家庭,照顧妹妹。
幸運的是,她有個忘年交朋友鮑多克,是她父母的朋友,是勞拉的爺爺輩,對人性有非常清晰的認識,當小勞拉嫉妒妹妹時愿意當她的朋友,給勞拉有見識的建議,是勞拉的精神支持。這樣的一位朋友,具有巴菲特對芒格的評價:我對他的感激無以言表。書中鮑多克對家庭中子女的分析,對勞拉妹妹雪莉的性格,對勞拉的建議,都非常值得一讀。喜歡這個講真話、真性情的老爺子。
一直都在付出的人,內在一定是缺點什么的。勞拉的前半生,基本都在付出,其實她很渴望愛,可是她不敢奢望,因為小時候就沒得到過,長大了她也不認為她會得到愛。所以結局時盧埃林夸她可愛,說愛她,她內向一直在呼喊:再多說幾遍,我喜歡聽。最終她得到盧埃林的愛,不再孤獨,也深深為她開心,相信她的人生也會從此更加美好。她對妹妹的愛,因為鮑多克的提醒,她也時常警醒自己,是不是愛過了。而對雪莉的第一任丈夫,她還是超越了界限,她以她認為的對妹妹的好來解決問題。
勞拉的妹妹雪莉,是個漂亮的女子,從小得到姐姐的愛和照顧,所以她不缺愛,她喜歡魅力四射活的真實的亨利,雖然他在外面跟其她女人鬼混,但他一如既往的愛他,雖然他花光了他們所有的錢,欠債也要帶著她出去晚餐,雖然他因為小兒麻痹殘疾了,無法行動,失去自由,脾氣暴躁,但雪莉依然愛他,愿意忍受他的暴脾氣,堅持守在他身邊。因為亨利是她所愛的。而查理斯給她的愛,讓她窒息,像她姐姐對她的愛,全然包容。這讓我想起:你是個好人,但我不愛你。
一個完整的愛,必須同時釋放你的好和你的壞,做真實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