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上5點半,半自覺半不情愿的我從床上爬起來開始寫作,不知不覺已進入21天寫作的第二周了,回顧上周,寫了社交會友、讀書感悟、社會見聞等文章,其中最耗費心力的當屬《百萬年縱橫:《人類簡史》&《未來簡史》》這篇讀書心得了,進入第二周后,發現自己資源和才思匱乏的瓶頸期到了,所以早起就是利用這難得的清凈時間構思本周的寫作題材提綱,并用印象筆記記錄,(個人認為用思維導圖軟件畫提綱的邏輯框架效果更好),本人用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構思并羅列了以下話題包括社會見聞、行業職場、影視自媒體等,供大家參考。
第二周題材
1.奢侈品—難道你只會用它炫富嗎?(朋友對它理解、品牌價值意義、財富階層分級)
2.手機:既是精神鴉片又是一把雙刃劍(工具便利上睡大覺、面對面人性的溫暖、身體以外的器官、強迫癥、分心自擾)
3.如果我再是大一新生(18歲,23歲,不做鍵盤上的舞者,情感上的事不妨等等,技能、演講、課程、教授人格魅力,整塊時間意義)
4.所在政府行業與我的餐飲習慣(生活垃圾惡臭,餐桌浪費、環衛車、垃圾填埋場)
5.電影《后天》大洋暖流傳送帶與全球美元環流(濃度差、溫室效應、南半球遷徙、利率差、貨幣湖泊)
6.北京—高低端產業共存的包容城市(低端:快遞,搬家、餐飲,家政、高端:金融、互聯網,兩者之間的關系)
7.過馬路的兩種手勢(壞了規矩還理直氣壯,合理正確的無聲信號,老宋等志愿服務者)
以上構思可謂絞盡腦汁,看來還得多讀書,多實踐,處處留心并記錄才能有更多的優質素材,呵呵,想起了和得到萬維鋼日更夠寫兩年的素材積累相比,原來自己差的太遠了。很多時候就是這樣,既然自己是個新手,沒有大牛人那種豐富的人生閱歷和臨場隨機應變能力,為了不至于讓自己臨場啞口無言就需要前一天晚上準備第二天談話提綱,包括衣服穿什么、早餐吃什么都想好,總之盡可能的少給自己較多的選擇,寫作也一樣,有時間的話最好提前規劃提綱框架。
最近幾天我的風格就是,早起(構思+寫作)1小時,(中午+下午)1.5小時,畢竟上班就沒有2小時的整塊兒時間了,以上是我的寫作規律,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