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獎一個人,就要用心發現他身上其他人沒發現的優點,用他陌生的語匯在他表現出這項優點后,由衷贊嘆。
印象中,我受到的最大褒獎是這樣一句話:樂觀是一種天賦,而你具備這項能力。
樂觀是不是一種天賦得從專業的角度去分析,至少也該追憶到童真時代,思揣那時看問題做事情是更樂觀還是更悲觀。
好了,無論是天賦也好還是長期的自我暗示也罷,我算是朋友圈中比較樂觀積極的,有幾句我在困窘災難面前經常跟自己念叨的話,這篇分享給大家。
很幸運地,在這篇文章提筆之前,正巧看到古典的一篇文章《習得性樂觀:教你三句樂觀的“咒語”》,與我的很多想法不謀而合又做了有益補充。因此,以下行文在我個人思考的基礎上借鑒了古典的觀點,一并感謝。
1、我并沒有什么特別
一個人要想活著就必然經歷苦難,即使運氣非凡從未遇到過歹人渣人,也難免經歷考試失利、感情受挫、朋友爭執、工作委屈、家人病重,在宣泄時痛哭過,在夜里失眠過。
你要相信,自己發生的一切痛苦并沒有什么特別,其他人也會相似地經歷,只是或早或晚、或輕或重。
你要相信,即使今天哭出一坨狗屎,咒罵再也不相信世界了,明天好運來的時候你仍然會迫不及待地前去迎接。
雖然很多人告訴你“你是世界獨一無二的存在,你是那么特別”,但是相信我,人與人之間的相似性還是遠遠勝過了差異性。
認同自己是個普通人,認同自己沒什么特別,就能在遇到艱難困苦時跟所有的失魂落魄和解,跟所有的無能為力和解。
跟痛苦和解,不要在痛苦時還苛責自己怎么那么沒用,怎么沒有好心態。
2、沒有那么多人關注我
我們渴望受到關注,又害怕受到關注,更準確地說,是渴望在成功時受人關注,而在尷尬時最好只有自己。
害怕失敗,害怕失敗時的難堪很多時候阻礙了我們進步,這是在事件之前。參與帶有競爭淘汰性的活動,有人畏首畏尾,也多半是擔心失敗。
遇到失敗難堪,感覺全世界都將注意力放到了自己身上,這是在事件之后。很多人曾經的失敗回憶里,都會提到同學的笑聲、同事細碎的閑話、爸媽異樣的眼光等,但是在詢問這些人之后發現,他們并沒有那么在意當事人的窘境。
也是,人最關心的都是自己,哪有那么多人關注著你。
3、等等再說,事情并沒有我想象得那么糟
曾經要辦一件很重要的事兒,手機寸不離身,等了一下午還未見來電,我在腦海中捕捉著各種不好的信息。
怎么還不來電話,是出了什么狀況嗎,還是突然決定算了?
在煎熬了幾個小時后接到電話,原來對方只是臨時開會,進展一切順利,異常順利。
如釋重負后復盤整個事件,突然想到自己前期的焦躁根本沒有一點兒價值,完全是被自己臆想出的糟糕破壞了整個心情。
從那以后當一些不如我所料的事情發生時,我總是默默告訴自己,也許并不是自己想得那樣糟糕,等等看吧,說不定結果會非常好呢。
這句話很神奇,自打我凡事這么勸導自己之后,反而是諸事順利,邪魔皆遠。
或許,這就是心理咨詢師武志紅說得那樣:我們最終都會成為潛意識里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