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逃離舒適區,是最近這幾年經常聽到的一句話,作為一個五線城市人,我更時刻將這句話放在耳邊,因為總有一個聲音在我周圍縈繞,就是現狀挺好么,為何要改變呢?
我們大多數人總是會對未知的事情充滿恐懼,對不確定的事情感到憎惡。
很遺憾的是,在這個時代我們需要面對最多的就是不確定性。那些每天撲面而來的海量信息會沖昏你的頭腦,讓你無從分辨真假;一個看似穩定的企業,實際上早已暗流涌動,危機四伏。
過去的愛情是"十年一覺揚州夢",醒來后發現那個深愛的人依然不離不棄。而現在呢?一對剛分手的戀人恨不得第二天就忘了對方。
在這個變幻莫測的時代,即使過去我們堅信的,現在也沒那么相信了。
02
在五線城市,也是我的家鄉生活的這些年,目睹了很多才華橫溢的年輕人走向墮落的深淵。
他們本來大多都很有想法與創意,但是酒精和飯局卻慢慢麻痹了他們的野心,直到他們的瞳孔里再也看不到欲望。
是的,當你在北上廣深這樣的大城市里,你知道,自己是這城市2000萬人當中無關緊要的一員(大多數人),面對著川流不息的汽車,獨自站在十字路口,那是怎樣的孤獨。
當然,我未曾切身體會過,但卻依然可以感同身受并與之共情,與此同時,我也能感受的到,在這樣的大城市里,自己想不上進都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因為當你看到周圍的人都是滿身絕學,才高八斗時,只要你還有一點斗志,不想成為被淘汰者之一,就必須做點什么,哪怕成為不了最優秀的,也最起碼要做到在這個城市立足,因此,對于一二線城市的人來講,他們大多數人,不管主動被動,想還是不想,他們都必須逃離舒適區。
03
然而,在一座五線城市里一切就都不一樣了。
1:你的工作將相對容易很多,因為在一個一口不足百萬的城市里,并沒有像大城市那樣復雜的事務和繁多的人際關系需要處理,你只需要干好自己手頭那一點的事情就夠了(普遍上班族如此)。
2:接受的信息的渠道相對閉塞,感覺自己生活的小城就是整個世界,你可能會說在互聯網這么發達的今天,只要有一部聯網的手機就能盡知天下事,但事實是,所有的信息都有源頭的,如果一個人從來都不接觸某方面的信息,也覺得自己從來不會用到,那么這個信息即使就放在那里,但對他來講也是不存在的
3:看上去一切都很美,為何要改變?相信我,這個世界上一個人幸福感不是取決于絕對值,而是相對值,在三四線城市生活的人,如果一個人一個月掙三千,那么他只要比身邊的那個掙2800的人多就很開心了,相反,在大城市如果你一個月掙8000,可你身邊的其他人都掙20000,那么他也是極其難過的,所以,既然我比周圍的人還都要強那么一點點,為什么還要改變呢?
04
我一直喜歡狄更斯說的一句話:"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重點就是,我們該去怎樣定義它,如果你認為這個時代處在一個各方面都停滯不前的時期,那么保持現狀,歲月靜好就沒有錯??墒牵绻阌X得這個時代是處于一個劇烈變動的時期,貧富差距越來越大,階級固化的天花板正在形成,那么守住自己現有的那點東西還正確么?或者說,你能守得住么?
老實說,我非常熱愛自己的家鄉,熱愛這里的人和物,這兒有我熟悉的老街,出門五分鐘的路程就能好好友見面。
可是,我又對身邊人的狀態包括自己的狀態感到不安,因為在內心深處我總會覺得,那些恬淡、安逸和午后慵懶充滿陽光的日子脆弱的就像一張宣紙,在這個時代巨大的洪流下會被沖擊的支離破碎,而我自己看著它發生,卻無能為力。
當我們在這里談論未來時,總覺得那會是很遙遠的事情,會認為等到那一天很多事情自然會水到渠成,而自己仍舊過的津津有味,可是,事情的真相或是未來會如此甜美么?那些口中未來,是否早已經開始,亦或是正在醞釀中只是我們不知道,而當那股洪流真的沖向我們時,我們又該何去何從。
大勢將至,未來以來。
05
當然,事情的真相也沒有這么悲觀,我還是相信有些人即使面對這股看不見的潮流時依然會過的很好,守住自己的田地。
可一切的選擇的背后又何嘗不會付出代價,有的人希望維持現狀,代價可能就是跟著別人的腳步走,可能不會有大的成就,但也不會有大的動蕩,安穩也何嘗不是幸福。而如果你選擇大膽的預測未來,沖破自己的舒適區,挑戰一些之前沒有接觸的事物,你可能會得到的更多,但也將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和接連而至的挑戰,從此再與所謂的安穩無緣。
但是,我最后依舊想說,年輕人,去探索,在穩點的基礎上去大膽的突破,因為,你失去的只會是枷鎖,得到的卻可能是整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