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夏天的時候,朋友說她去河邊自家攤兒上淘了幾個種著多肉的壇壇罐罐搬回家,還發了圖給我看。她說,她舍不得,舍不得就這樣賣了它們,還是賤賣……
聽她氣憤的一番傾訴后,我大致了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考試完,剛回家,第二天就去自家攤上打理,結果小區里不準賣,就只好搬到河邊低價處理了。自己又舍不得,只好挑一些搬回家,竟然越挑越多了。
多年交往,我也明白她對植物感情。如果賣東西的人是我,賤賣的只是商品,低價處理也是為了最大程度的降低損失,正所謂及時止損。但于她而言,植物可能是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是它們的老朋友、知心人。她的生活更是離不開植物。
她是個植物般的女子。
對于植物,她似乎懂很多。高中的時候,從食堂吃完飯回來,她就經常去學校里那個小植物園里逛逛,看看這幾天又有什么花開了,哪些草又長高了,再看看哪兒又被一些調皮的同學糟蹋了。我跟她吃飯的話,通常會跟著她,也去那兒轉轉。在那個小園子里,我認識了西府海棠、鳶尾……還有那兒的一株近乎白色的桃花。我小時候也是在農村待過幾年,家里還種有幾十棵桃樹,不過都是粉紅的。
她還跟我講過海棠分垂絲海棠、貼梗海棠、西府海棠。前兩種從花就可以認出,認西府海棠麻煩一點。不過我們學校的都是西府海棠。
還有補習那年,每天下晚自習樓道里氤氳的不知名的香氣。一連好幾晚上,都有,也是她告訴我樓下的夜來香開了,只有晚上才會有香氣。
她還細致地給我講過李花、梨花、杏花的區別。不過我是不認真聽的。我小時候都見過這幾種花,雖然春天的時候我分不清它們是什么花,但是等它們結了果,我就知道了。
放學路上,我還和她一起去花店買過花。她給我講什么花送什么人。后來我也在我母親生日的時候買一束花送給她。母親說是她這是她第一次收到花。當我捧著那束花走在回家的路上的時候,我突然明白了那些追女孩子的男生為什么送一大束花就輕易俘獲了女孩子的心。誰不愛美喃?沉浸在花里的女孩子一定是被這美所迷惑,開始飄飄然了,愛屋及烏。
高中畢業那年暑假的一天里,可能是突然好奇心膨脹,問了她許多花花草草的事兒,都是學校的那些花草。許是因為畢業了,再回去,也不屬于那個高中;也許也是因為沒有人和我吃過飯去那個小園子里溜達講講花草。她耐心說了很久,久到我自己都不知道該問什么了。她說她在學校貼吧發了個貼子,一一介紹了我們學校的植物,你有興趣就去看看吧。每樓我都認真看了,圖大多是她自己拍的,實在沒有,才從網上找的圖。我都看了,也力圖識記其中一二。但都忘了,只依稀記得那美態。
我和她交好,多少也受到她的影響。開始關注花花草草,壇壇罐罐。高三那年,班上的同學都很喜歡在一個酸奶玻璃瓶里面用水養一株蘭草。蘭草生命力很旺盛,掐一小枝養在水里就能生根,還可以移植在土里。畢業的時候我也掐了一小枝養在家里,興之所至,給它澆一點水。過段時間分了枝,再掐下來種另一個盆里。已經過了三四年,在我不怎么熱心殷勤的照顧下,如野草般野蠻生長,從當初耳機線般粗細寸尺長到現在占據陽臺一角。
后來,上了大學,我們不在一起。她還經常給我分享一些圖片,然后給我講講這花。我喃,偶爾也看到一些花眼熟好像聽她講過又實在想不起名字,便拍了照片問她。有時候,從外地來上學的同學看到花花草草也會好奇的時候,我又開始學著我這位植物女子朋友給我的同學講。她們看著我的眼神驚奇,一如我當初看著我的朋友。
去年,我送了一位同學一株多肉。我自己也留了一株自己養著。
去年上半年街子古鎮實習的時候,大家都去看山看水看古鎮的時候,我去古戲臺聽了一段戲之后,轉身去看那些家家戶戶圍墻上的壇壇罐罐里的花花草草了。
下半年在閬中的時候,在那個俯瞰整個閬中古城的觀景臺回去的路上,我隨手拾了一片落葉。
昨又識得一花,名為無盡夏。花期長,能在整個夏季盛放,不同土里也能開出不同的顏色的花。
她和植物一同走進了我的生命里。
? ? ? ? ?
? ? ? ? ? ? ? ? ? ? ? 完成于2019年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