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課筆記:
提綱:母親和孩子情感聯結關系
1.母親是孩子第一個愛的關系,母子/母女依戀關系是孩子的心理需要和生存求。媽媽對孩子的愛雖是本能,但是也有關鍵期。
2.孩子哭要不要抱的辯論。哭是孩子的表達方式,用哭和肢體語言來和照顧他的人溝通。所以照顧他的人要正確解讀并予以和式的回應。
3.母親和孩子的關系不但影響孩子的情商,他的性格,還影響孩子大腦的發展,影響孩子的IQ,他的智商的發展。
前言:0-6歲的孩子有社會性敏感期
社會性敏感期分為兩個部分:
0-3歲孩子和母親及家人的關系,包括和自己的關系,0-3歲時孩子的精神胚胎期。這段時間孩子最重要的關系就是孩子和母親的關系;
3-6歲,主要是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的關系,對別的小朋友感興趣,學會分享、輪班、換位思考;
一、母親是孩子第一個愛的關系
1.母親的重要
1)媽媽對孩子來說是最重要的人,是因為媽媽懷他的人,從懷孕的時候起孩子就跟媽媽在一起,在母腹里呆九個月,和媽媽連為一體。
2)孩子在母腹里得到最好的保護:安全、溫暖、舒適、安靜。
3)生產的時候,孩子經歷了很痛苦的過程,離開熟悉的環境,降臨在陌生的世界。
4)陌生的世界對孩子來說是嘈雜混亂的世界,沒有安全感。
2.依戀關系
1)新生兒最緊要的就是找到媽媽,找到了媽媽就找到了他的生命源頭,找到生存所依賴的,媽媽的一切都是他所熟悉的
2)孩子具有與生俱來的本領,一生下來就會吃奶,會觸動媽媽的愛的神經,會用肢體語言和哭聲與媽媽溝通
3.媽媽對孩子的愛
1)母親對孩子愛的感覺就懷孕的時候就開始了,有人把孩子剛出生的頭幾個小時看作母親對孩子的敏感期
2)生物學對母親對孩子這種“一見鐘情”的親密關系的解釋是:當孩子剛出生那關鍵的時期是母體荷爾蒙最高的時候,母子母女馬上的身體接觸產生親密的感覺。
4.依戀關系的建立
1)孩子和母親之間親密的情感聯結關系是復雜持續的過程,通過日常生活中喂奶、撫摸、撫摸、對視、微笑等來滿足孩子最基本的需要,同時也是孩子大腦發展所需要的食物,對孩子腦部鏈結起到重要的作用。
2)母親和孩子之間一來一往,和諧的舞步使彼此間愛的關系悄悄地滋長,成為孩子第一個愛的關系、愛的定義、愛的理解,成為孩子人生中所經歷的一切愛的關系的雛形,是一切人際關系的源頭。
3)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Harry F · Harlow指出:嬰兒出生后第一個愛的關系是他的母親。這種依戀關系是他的母親。這種依戀關系是如此的溫柔,親密,讓人覺得是一種神圣或神秘的力量,一種無法分析的本能。
5.依戀關系對孩子的影響
1)當孩子的需要得到滿足的時候,就會產生一種基本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也是自尊心和信心的開始
2)如果沒有得到滿足,孩子就會感到不安全,會產生信任和不信任的感覺,這種感覺會種在孩子的心里,影響孩子今后的發展和成人的階段,甚至是成人后的夫妻關系
二、孩子哭要不要抱?
1.孩子為什么哭?
1)餓了、不舒服、受到驚嚇、脹氣、生氣、無聊等都會哭
2)孩子有需要了只能用哭聲表達,向照顧他的人傳達需要
3)最重要的就是對孩子發出的信號有正確的解讀,予以正確的回應,滿足孩子的需要
4)當孩子需要得到滿足的時候,心情會平靜或喜樂
2.母親能幫助孩子調節情緒
1)家長對孩子的情感聯結和調整能夠平衡孩子的神經系統,孩子會感到積極的平衡狀態,這是自信的開始,產生對家長的信任
2)這種積極的平衡能幫助孩子精力集中,喜歡學習并善于探索。
3)著名學者Allen Schore認為嬰兒和照顧他的人的關系不能能幫助嬰兒調整情緒,實際上是在協助大腦結構的成熟特別是右腦的成熟。
三、母親和孩子的關系對孩子的影響
1.依戀關系對大腦的影響——塑造孩子積極的大腦
1)我們成人-照顧孩子的人,我們的情感世界,右半腦的健康與否,直接影響到孩子,孩子從我們學習,從我們的反應來認識他的世界。
2)如果我們言行不一致就會對孩子起到消極的影響,產生消極的大腦。
3)母子間面對面的社會性互動,能增加孩子充滿生機活力的感覺狀態。在孩子大腦里產生喜悅的生化反應,修直了聯系孩子喜悅和動機的神經通道,產生積極的大腦。
4)孩子在嬰兒期間母子倆有穩固的親密關系,等他到了幼兒時期,學前期表現更積極、好奇和自信,和小朋友的相處更融洽,在情感的處理上更有彈性,更富有同情心。
2.影響依戀關系的因素
1)從懷孕的時候母親對孩子的感覺都各有不同,懷孕經歷也各有不同
2)孩子出生后會打亂母親的時間表,會影響母親,和母親的性格、經歷都有關系
3)孩子的健康程度
4)孩子有不同的天性
5)是否足月生產等等
因此,母親要做好自我調適,確保母親的足夠的營養飲食和足夠的休息,說話要輕柔,注意孩子發出的信號,平靜加上細心照顧, 不要有壓力,家里的其他成員都要參與到其中,幫助母親和孩子適應新的環境和生活
3.如果母親不能和孩子建立親密關系
1)誰帶大的孩子就跟誰親,缺乏早期的母子親密關系,孩子長到后也很可能與母親的關系疏遠
2)母親對孩子的愛也很有限,常常感覺愛不起來,對孩子的缺點很難接受
3)如果母親不能提供這種親密關系,照顧他的人一定要有一個人是孩子可以信任的,可以依靠的,讓孩子確認自己很可愛,他周圍的人也是很可愛可信的。
4.母親外出工作
1)母親外出工作,找到一個有愛心并且細心照顧他的人
2)幼兒園的硬件不是最重要的,有愛心的老師是最重要的
3)下班回來不要對孩子有愧疚感,不要給孩子過度的刺激
四、母愛心聲(督導課)
這首詩的名字叫母愛心聲,這個寫作背景,就是完全根據依戀關系以及孩子的成長規律所寫的。下面跟大家分享:
寶貝,歡迎你來到這世上!
爸爸媽媽盼啊盼,盼了九個月,終于和你面對面了。
你是如此的獨特,是上帝手中的杰作,是家人的盼望和喜樂。
寶貝,歡迎你來到這世上!
你那嬌小的身體,趴臥在媽媽的懷中溫暖了媽媽的心,浸潤了媽媽的眼。
你那纖細的手指環握著媽媽的手,撥動了了媽媽愛的神經。
寶貝,歡迎來到這世上!
雖然一切對你來說都是陌生與新奇,但媽媽對你的愛,卻是始終如一。
餓了,媽媽喂你吃奶;空閑了,媽媽陪你說話,微笑;困了,媽媽陪你睡覺。
寶貝,歡迎你來到這世上!
媽媽會用愛來伴隨你成長,很快你就會翻身,會跟媽媽咿呀說話。
你會蹣跚學步,迎接爸爸回家,你的每個成長過程,媽媽都會珍惜并與你一同經歷。
寶貝,歡迎你來到這世上!
媽媽的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涌上心頭:
寶貝,媽媽愛你!
無論何時何地,媽媽的愛會與你同在!
心得體會: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了解到了父母的陪伴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意義。父母與孩子建立親密的關系,不僅對孩子大腦的發展起到關鍵的積極作用,也對孩子的人際關系,孩子的性格有著重要的影響。生活在愛中的孩子,往往會在人際關系上有良好的表現,他們會自信,表現更積極、好奇和自信,和小朋友的相處更融洽,在情感的處理上更有彈性,更富有同情心等。
如果孩子的母親因為各種原因不能陪伴孩子,那么孩子的成長就會比那些在母愛中成長的孩子要艱苦的多,但是如果照顧孩子的人,無論是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其他的人很愛這個孩子,那么這個孩子也可以與照顧他的人建立依戀關系,讓他覺得自己是可愛的,是被愛著的,他有可依賴和依戀的人,從而建立信任和親密關系,健康地成長。
問答題(沒有字數限制)
1)什么是依戀關系?
答:依戀關系是指孩子與母親之間的親密的情感聯結關系,孩子依賴和信任母親,觸動母親愛的神經,母親更愛孩子,這是一種積極的正向的親密關系。但如果各種原因,如果母親不能和孩子建立親密關系,照顧孩子的人也可以與孩子建立這種依戀關系,可以慢慢培養這種信任和依賴。
2)孩子哭到底要不要抱?
答:孩子哭只是在向照顧他的人表達情緒或者其他信號,這個問題的關鍵在于找到孩子哭的真實原因,對孩子發出的信號有正確的解讀,予以正確的回應,滿足孩子的需要,當孩子需要得到滿足的時候,心情會平靜或喜樂。
3)為了給孩子提供一個豐裕的經濟條件,父母外出打工,老人或保姆照顧孩子,父母覺得這是為孩子好,你同意這個做法嗎?
答:我不同意這個做法。因為精神富足遠比物質豐裕重要的多,0-3歲是孩子的精神胚胎期,是孩子大腦發展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所需要的最好的大腦的食物就是來自父母的愛、撫摸、擁抱、微笑等,父母給孩子的愛是無法替代的。另外這也是父母與孩子建立依戀關系的重要時期,如果父母外出打工,孩子長期見不到父母,孩子就很有可能與父母疏遠,父母對孩子的缺點也會覺得無法包容,無法真正的愛孩子,對孩子有耐心。錯過了孩子的關鍵成長期,這是不可彌補的,是金錢換不來的,對孩子的成長會產生消極的影響,影響孩子今后的發展和成人的階段,甚至是成人后的夫妻、家庭、親子關系等。
小論文:(200字以上)
從依戀關系的角度來論證為什么說0-3歲是人生最重要的階段?(請根據前兩次作業的小論文接著寫~)
依戀關系
幾乎所有的孩子一出生就會哇哇大哭,因為孩子來到這個對于他來說極其陌生的世界的過程是極其艱苦的,這個世界的環境對于孩子來說也是極其艱苦的,這個世界既嘈雜又陌生,孩子需要時間去適應去面對這個陌生的世界。幼小的嬰兒一出生是極其無助且不安的,他一出生就想要找到自己熟悉的媽媽,他在媽媽的母腹環境中已經熟悉了關于媽媽的一切,媽媽的氣味,媽媽的聲音等,一旦孩子找到了媽媽,就好像迷失在荒漠的人找到水源一樣欣喜且有安全感,找到了媽媽就找到了生存所依賴的,找到了生命的源頭,這是孩子的本能,從此,孩子就與媽媽之間建立一種親密的依戀關系。
0-3歲是孩子的精神胚胎期,也是社會性敏感期,這個時期的孩子會特別的依戀母親,除了睡著了,幾乎不能讓媽媽離開自己半步,他們喜歡讓媽媽抱,喜歡媽媽的微笑,喜歡聽媽媽溫柔的說話,喜歡聽媽媽唱歌,喜歡媽媽的一切。孩子有需要的時候也會第一想到找媽媽,餓了找媽媽吃奶,困了也要找媽媽哄睡覺,無聊了也找媽媽逗笑等等,當孩子的需要得到媽媽的滿足的時候,就會產生一種基本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也是自尊心和信心的開始。同樣的,媽媽還會因為滿足了孩子的需求而感到喜悅和滿足,從而越發的愛自己的孩子,這就形成了一種積極的良性循環,建立起親密的情感聯結關系。
0-3歲的孩子需要與母親建立親密的情感聯結關系,這種親密的關系對孩子的大腦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母子間面對面的社會性互動,能增加孩子充滿生機活力的感覺狀態,在孩子大腦里產生喜悅的生化反應,修直了聯系孩子喜悅和動機的神經通道,產生積極的大腦。孩子在嬰兒期間母子倆有穩固的親密關系,等他到了幼兒時期,學前期表現更積極、好奇和自信,和小朋友的相處更融洽,在情感的處理上更有彈性,更富有同情心。
如果沒有建立好依戀關系,孩子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孩子就會感到不安全,會產生信任和不信任的感覺,這種感覺會種在孩子的心里,影響孩子今后的發展和成人的階段,甚至是成人后的夫妻關系。因此,在孩子0-3歲建立好依戀關系對孩子尤其重要,0-3歲也是孩子人生最重要的階段。
聽課地址:點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