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花園之星:邛海幽藍,老樹,月華籠露華,我心依然580a,上林葉,付朝蘭,詩人的眼睛,地理沙龍,Jane愛星空
前言:假設你在某個星球上(或者你夢見或喜歡的星球上),不一樣的時空不一樣的感悟,請寫一篇特殊的日記……
邛海幽藍《水星日記》
(題記:水星是一個奇妙的星球,由于距離太陽很近,公轉很快,自轉很慢,水星上的一天,比一年還長。)
太陽在頭頂噼啪燃燒
宇宙是一場盛大的焰火
樹木瘋長出新的年輪
時針卻在原地踏步
沒有風的星球上
往事停留在隕石坑里
昨天,定格為永恒
沒有你的日子里
光陰變得奇形怪狀
一年過得飛快
一天,卻很漫長
(邛海幽藍速寫于2019初秋邛海湖畔)
老樹《谷神星記事》
我不是谷神星上的原住民,
它曾經是我們太空人旅行的驛站。
星系之間10億谷神年的穿梭,
同行們把我遺忘在這闃寂的閑園。
我是谷神星上唯一的羈旅,
旋轉9小時沐浴一次太陽的溫泉。
歷經4188.2個谷神天的巡游,
我在火星與木星陪伴下歡度新年。
我是谷神星上辛勤的勞工,
不知疲倦地守護著原生態的河山。
神奇的羽流催生出新的物種,
浩瀚宇宙在此貯藏著生命的本源。
我在谷神星上抗爭入侵者,
向著每一個掠過星空的UFO吶喊。
飛行8個地球年后的黎明號,
到達這里探查地球荒蕪后的家園。
說明:
谷神星是太陽系中最小的、也是唯一位于小行星帶的矮行星,曾被認為是太陽系已知最大的小行星。谷神星具有巖石內核,地幔層包含大量冰水物質,表面有大量載水礦物質。谷神星可以通過太陽獲得能量,表面幾處神秘的亮點可能噴射水蒸汽羽流到太空,說明它的地質活動十分活躍。
谷神星距太陽2.8個天文單位(4.19億千米);每4.6地球年(4188.23個谷神日)繞行太陽一周(1個谷神年);自轉周期(谷神日)為9小時4分(9.067小時)。谷神星形成于45.7億年(10億谷神年)前。
2015年4月6日,美國宇航局發射的黎明號探測器,在經歷了近8年,超過50億公里的星際探索后,成功抵達谷神星軌道。2017年2月,黎明號發現谷神星表面存在簡單有機物。谷神星是潛在的宜居性星球。
我心依然580a《月亮之上》
今夜,蘆葦飄香
遍地菊黃
秋風賜我一雙翅膀
飛向夢寐以求的月亮之上
月亮上的桂花開了
淡淡香氣沁人心脾
玉兔點亮紅燭
嫦娥翩翩起舞
秋風習習,有彩云飄過
我坐在月亮上看點點星光
清輝灑滿夜空
把心思照亮
惟愿歲月留香
默愛悠長
月華籠露華《木星合月時》
這里的清冷
缺一種廣大的包容
這里的柔情
期待一份遠方的默契
盼望一種時間的瞬間交錯
輕一拍的動心
小小的光芒
述說著同頻的心動
在同一經度上
等待一次美妙的相逢
上林葉《我想到水星上隱居》
地球被人類使用太久
愛已稀薄善良也貧瘠
許多生物
一出生就開始流浪
昨天已經流走
明天卻不敢期望
我種的那些花啊
挨過長夏,跌入深秋
面色憔悴有點營養不良
如果有一個地方
可以留住今天
讓一天比一年還長
那大概就是水星
——佛的故鄉
我想沿著蓮花留下的印記找她
帶上新收的種子
去那里隱居
或者說是虛度時光
只生活在當下
不念將來,不追過往
付朝蘭《火星人我來了》
幾十年前
你就在火星把我呼喊
今天我終于做好準備
來與你相見
還好白天溫度適宜
水量充足
看綠樹成蔭
高樓林立
我都擔心戀上你
不想再回到地球上去
詩人的眼睛《水星:離太陽最近的行星》
在日出之前,或者日落之后,在地平線之上最高28°的范圍之內,能看到一個比較暗的行星,那就是地球的姐妹星球——水星。
我們只能這樣看到水星,因此中華文化稱凌晨的水星為晨星,黃昏時水星為昏星,不過,出現日食的時候,倒是能在其它星空中看到水星的。怪只怪水星離太陽最近,只相當于日地距離的0.387倍,即水星到太陽的平均距離是5790萬千米。
但是水星遠日點有6981.69萬千米,而近日點卻只有4600.12萬千米,因而水星軌道很扁,是行星中軌道偏心率最大的行星。
因為水星離太陽最近,所以水星公轉周期最短,只有地球日87.968天,即地球一年,水星上就是4年多,如果在水星上,水星的一年連水星的兩天都不到,也就是水星自轉一天就是地球的58.646天,即水星三天兩年。
水星離太陽如此之近,為什么并不明亮呢?那是因為水星太小,它的赤道半徑只有2439.7千米,比一些巨大的天然衛星(比如木衛三甘尼米德、土衛六泰坦)還要小,不過水星的質量還是杠杠的,有3.302×10^23千克,體積小,質量大,因此水星的密度也很大,是5.427克/立方厘米,八大行星中,僅次于地球。
地球的密度大是由于重力作用,水星如此之小,重力當然很小,它如此大的密度,只能證明它的核心很大且含有太多的鐵。
事實證明水星有鐵核,因為水星的磁場很強,也是僅次于地球。
從水星的照片上看,水星的外貌酷似月亮,滿布著環形山、大平原、盆地、輻射紋和斷崖,不過水星上的環形山的坡度比月亮的要平緩些,但是水星上斷崖卻是特殊的。
環形山是隕石撞擊造成的,而斷崖和褶皺則是水星內部運動和太陽的引力共同作用形成的。
水星離太陽最近,接受到的太陽輻射肯定最多,所以水星白天的溫度最高可達427攝氏度,平均溫度為179攝氏度,到了夜里最低氣溫為零下173攝氏度。
由于水星的軌道傾角只有2度,太陽只是直射在赤道附近,水星的北極地區由于常年見不到陽光,氣溫也在零下161攝氏度,所以水星北極的亮點被估計為冰。
水星也有大氣層,成分為氦42%,鈉42%,氧15%,不過極其稀薄,而且在太陽的強烈輻射沖擊下,水星的大氣都壓縮到水星后面并往外延伸開去,在水星背太陽處形成一個“尾巴”,合適的位置上,看到的是一顆巨大的彗星。
可見水星的大氣不斷的被遺失到太空中,它還能保持大氣層,也就是水星的大氣也在不斷的補充著,那么水星大氣補充的來源一個是太陽,太陽輻射的粒子團被水星俘獲這里穩定成了元素,再一個來源就是水星本身,水星的不斷生成的塵埃彌漫起來就成了氣體。
水星還有很多神奇的地方,這里就不再介紹了,有興趣的話,請關注我,以后還會接著聊的。
地理沙龍《人類為什么要全力探索“火星”》
人類對于宇宙的探索自古就有,但是要說到對于宇宙認識的快速發展,還是在工業革命以來的幾百年時間。隨著人類技術的進步我們不斷地向太空發射衛星、發射探測器,以及發射載人飛船。人類這所有的努力無非圍繞著兩個目的而展開,第一個目的是探尋地球之外的生命,研究生命的起源;第二個目的是希望將來人類能夠走出地球,移居開發其他星球。
為了上述兩個目的,以目前人類的科技水平,我們可能只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太陽系以內天體的研究,特別是對于太陽系八大行星以及他們的衛星們進行研究。除地球以外,太陽系其他七顆行星中,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是氣態行星,沒有堅固外殼,水系、金星、火星和地球一樣都是有巖石來組成的,屬于“類地行星”,擁有巖石表面。但是,水星距離太陽太近,表面溫度高達427℃,金星雖然距離太陽遠一些,但是稠密且以二氧化碳為主的大氣層,使得金星表面的溫度更是高達460℃以上,環境十分惡劣。
這樣一來,火星就成為了七大行星中唯一剩下的一顆,火星的直徑大約為6794千米,約為地球直徑的一半,質量只有地球的14%,火星的自轉周期也大約為24小時,公轉周期大約為1.88年?;鹦潜砻娴钠骄鶞囟却蠹s為-55℃,冬夏溫差巨大,夏季白天溫度可達27℃,冬季夜晚溫度低到-133℃,看起來條件惡劣,但是這已經是除地球外,太陽系內溫度條件最好的行星了。
所以,火星是太陽系出地球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跡象的行星,這是我們探索火星的最重要目的。除此之外,因為火星和地球相鄰,火星和地球的最近距離只有5500萬千米,人類發射的探測器在1年內就能到達,這也為我們將來開展載人飛船探索火星提供了可能性。目前美國、俄羅斯、歐洲、中國等都有火星探索計劃,美國絕對是這其中的執牛耳者,目前美國的“好奇號”火星車正在火星進行探索任務。
Jane愛星空《星體系統在生活中的對應》
古人認為,地球外面是一層一層的天,按照月亮、水星、金星、太陽、火星、木星和土星所掌管的順序一層一層向外排列,越來越大。越外圍的星體層級越高。外圍的星體可以監管它內圈的星體,但內圈的星體卻無法監管處在它外圍的星體。
我們平時總說一個企業的高度是由它的最高領導人決定的。因為這個最高領導人就相當于是土星,他是這個企業所有規范和制度的制定者,有時此人往往還扮演著木星的角色。所以下面扮演其他星體的人們,不論有多高的能力,都必須在土木劃定的范圍之內來工作。星體的層級系統進一步論證了這個說法的正確性。
另外,老師總是對學生說外因要靠內因才能起作用。佛家總是說要關注自己的起心動念。月亮掌管的情緒就是人的起心動念,有了這個念就會去思考如何完成這個想法,這樣就推到了水星掌管的思維領域。等水星思考好了行動方案,金星為了更好得體現自己,說服自己采取行動,又會來對自己的想法進行美化。等美化完成,一套被自我認同的行動方案就傳遞給了代表行動力的火星,這時火星會拿出他所有的熱情來開始工作。這樣一個好的行動同時也會得到木星的贊賞與獎勵,同時大都也符合土星制定的規則?;蛘哒f當一切都水到渠成時,代表土星的人往往就是整個行動的推導者。所以整個行動開展往往是和諧而順利的。但這并沒有改變星體的層級關系。月亮仍然沒有直接影響土星的能力。只是由于是由內到外的統一讓所有能量都沒有了沖突。
但另一種由土星開始的行動,各種能量卻往往無法如此協調統一?;鹦潜仨毾攘私獠⒔邮芡列呛湍拘侵贫ǖ囊巹t。如果火星的想法與土木的規則有沖突,就必須先強壓自己不和諧的那部分能量。這時,太陽就會覺得自我被壓抑了。而被壓抑制了個性的美也不再是完整的美。帶著情緒的思維也不會是最好的思維。以上能量都被壓抑過了,到了最敏感的月亮,情緒當然會更加不穩定。
所以,從內心開始的改變才能堅持到最后,只有遠景相同的合作者,才會攜手創辦出好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