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兒子想買房家長東挪西湊湊了40萬首付款,誰料兒子還是不滿意,留下遺書憤而離家出走。無獨有偶,重慶的駱女士因為孩子玩手機成癮,幾次教育無效后沒收手機,孩子就放火燒房子,不禁要問一句現在的孩子怎么了?
回想自己青春叛逆期,也有那么一個瞬間閃現離家出走的念頭,想歸想,始終未付諸行動,那個時候就算今天痛苦得無以復加,等明天太陽公公一露面轉臉也就忘了。
經常看電視調解節目,有的因為兒子透支多張信用卡,還款日期到了,只能拆了東墻補西墻,窟窿越來越大填不滿了,借高利貸追債的人威脅恐嚇,還有可能面臨牢獄之災;有的因為兒子高三不想參加高考,要輟學借錢跟朋友去創業。經過艱苦卓絕的調解進行到最后,兒子終于痛哭流涕地決定以后好好上班、好好學習,母子哭著抱作一團,這樣的節目都是到此為止,沒有跟蹤后續報道,不知道他們調解后的日子到底怎樣,因為我看過一個節目,情況比較復雜,調解后的半年里孩子故態復萌,不像剛調解完改好了一段時間,所以他們又來到節目中需要進行再一次的調解。
我的同事有一次接個老家的電話,先是兒子老師給他打來的,掛了電話他立刻給兒子打了過去。他的兒子也是鬧著不想參加高考,一定要出去工作,現在!馬上!一天學都不能忍受了,我想破了頭也想不出,上學就讓他這般痛苦!任他怎么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軟硬兼施地磨破嘴皮子就是不去參加高考,還放出狠話:如果誰再逼我參加高考就tmd跳樓。
當今社會這樣的狠角色太多了。
我表妹手機里錄了一段她兒子的視頻,她只不過剛說了他兩句,這孩子反倒訓了她半天,就聽視頻里都是這孩子的聲音,有理有據不緊不慢不急不慌的,大人說一句他有八句話等著你呢,表妹無奈地說了一句,你說可怎么辦呢!
怎么辦?總不能像笑話說的這樣:
單靠著這種“阿Q精神”好像還遠遠不夠,比如文章開始說的那位,兒子要買房老人東拼西湊湊夠了40萬,交了首付以后小兩口再還貸款,這樣還不能讓他滿意,寧愿選擇留下遺書離家出走。還有這名11歲的男孩,因為和大人鬧矛盾,竟點火燒掉他家的房子。起因是他玩手機達到了喊他吃飯都不吃,這種廢寢忘食的程度,造成學習成績直線下降,大人批評幾句孩子也是上演的離家出走這出戲碼。不僅燒壞了房子,連書本也一起燒了,這么看,他也是不打算再繼續上學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