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光是當今社會最重要的東西
財富不是學歷 背景就能獲得的
十年前買BTC? 4年前買ETH? XRP LTC?
眼光決定未來
03年買房眼光? ?
今天必須選擇 plustoken
月收益20%? 數字貨幣的余額寶
(1)未來十年,社會分層繼續加劇
難得的休假,這幾天在武漢,我跟一些好友喝茶聊天,聊著聊著,開始感嘆人與人之間差距的快速拉開,并且正在呈現不可逆轉的趨勢。
在國內,縱觀歷史兩千年,人們由于統一的教育制度,都是學習四書五經,認知雖有差距,但并不存在絕對性的距離,但是如今精英階層和普通階層已經接受著不同的教育。
一邊是鼓勵創新,探索理論的本源;而另一邊是不用詢問原因,只用背下定理,拿去使用即可。
在商學院里,聽一些同學的交流,他們會討論到孩子讀書的問題,大多人認為費用最低的九年義務教育,在他們看來卻是一筆不小的支出,因為會選擇將孩子送入私立學校,接受另一種學習方式。
而在不同教育、成長體系里,最終我們形成了對世界不同的認知。
更為可怕的是,人們工業時代的過度轉換花了200年,適應互聯網時代花了50年,而移動互聯網僅用10年就快速普及并改變原有生活方式,接下來的人工智能變革速度只會更快。
科技的發展,進一步促使人們的意識形態發生變化,從而導致那些金字塔尖的人繼續上升,而普通人的上升通道被逐漸堵死。
(2)
可悲的無用之人
跟一些美國朋友聊天時,發現當下美國黑人群體的一個現狀,那就是單親黑人母親,會靠著多生小孩,來獲取更多的社會福利補貼,從而取得還算不錯的生活。
同樣的一些福利較好的西歐國家,底層人士已經放棄了工作,因為社會福利體系的給予,遠超自己勞動所得,如此還不如好好享受社會的福利,并且為了維持福利體系的運轉,又帶動了一大群人的工作機會。
當這樣一群人感嘆生活就應享受的時候,逐步放棄思考了生活的意義和價值,而一切都依靠他人給予,生存或死亡的主動權,已不再掌握在自己手里,而在另一群人的一念之間。
近五十年的發展,戰爭的勝負已經不會再依靠人數的多少;未來十年的發展后,一個地區的經濟也不會再依賴人數的多寡。
如今野生的狼群幾乎消失殆盡,寵物狗卻越來越多,不過狗是否能夠存活,卻在主人的一念之間。
(3)
階層的劃分不再以財富做衡量
很多留學生,家庭條件相當不錯,但很難融入國外的一些精英階層,因為思維認知并未達到,而不受接納。
換到國內而言,這幾年出現的一些高頻名詞“暴發戶”、“土豪”,反映的一方面是底層人士的嫉妒與羨慕,另一方面則是精英階層的不屑。
由于城市化建設,大規模的拆遷,使一部分人群獲得了遠超勞動所得的收益,但是分析這類人群后,卻發現絕大部分人會把這筆意外之財,花到賭博、吸毒等事物上,來去尋找強烈的刺激之感,而讀書無用論,進一步的蔓延開來。
我此前強調過注重職場上的稀缺性,如果我們可以不勞而獲,絕對不是一件好事,這代表著社會不再需要你,那你是否存在于世,也無任何價值與意義。
比起財富統治,認知統治才是更為可怕的,能夠讓你自嗨于所處環境里,而不自知。
而希望之光則是,上升路徑并未關閉,只是越來越狹窄,保持未知與好奇之心,多去思考自己能為他人,為這個世界帶來什么,可能是我們唯一掌握真正自由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