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多少時候聽過A先生通過折騰理財投資,達到了財富自由,敢想敢干的B小姐通過折騰創(chuàng)業(yè),2年后成功上市的類似故事,故事能讓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走上人生巔峰,故事也能讓一家公司上市,但故事背后有些卻經不起推敲,也許我們需要了解一些真相。
這樣故事總能激起一大部分的人篤定人生該折騰,不過我這些年經歷下來,真相卻是并非人人適合折騰,一般情況是:
有能力愛折騰 > 有能力不折騰 > 沒能力不折騰 > 沒能力瞎折騰
為什么呢?
有能力的人通過正確的折騰會放大他的能力、開拓他的視野,從而在折騰當中找到正確的方向,因此吃到最大的紅利;
有能力不折騰的人呢,往往會在一個方向長期堅持,長期的堅持一方面會實現(xiàn)量變到質變,另一方面會有剩者為王效應,能熬死能力不如你的,站在高點拿到最終紅利;
沒能力不折騰的人呢,雖然不一定能搶到最好的,但是勝在無風險,風險低意味著你能儲存實力的同時減少虧損,最終的結果也不會太差;
沒能力瞎折騰呢,是一個最不好的結果,往往意味著你不太能抓得準方向,同時又沒有耐性做好堅持,來來回回掙得都虧回去了,毫無積累還白白浪費很多時間。
所以方向很重要、積累很重要,但是正確的認知自己的實力更重要。
可是每個人真的能正確認知到自己的實力嗎?真相真的是你以為的以為嗎?
也許你認為自己是有能力的那一類人,正在正確的路徑上折騰,等待著最好的回報;
又也許你認為自己是沒能力,在父母的安排下享受穩(wěn)定的鐵飯碗,自以為這樣也不是最差的結局。
真實世界卻是沒有完美的結局,好似你有你的計劃,世界另有計劃。
稍不留神,老天總愛跟你開個玩笑!
非要問究人生應當折騰 or 穩(wěn)定?文中不會有確定答案,只有一種對自我的思考。
為什么需要琢磨這些東西?難道老老實實過好當下的小日子不香么?因為這才是真實世界的樣子,生活的本質不是如何維持靜態(tài)平衡,而是面對不平衡如何動態(tài)反應。也許“了解”并不一定讓你開心,就像讀書可能讓你背負更多的包袱,可許你會時而惆悵,時而迷茫,甚至會膽怯。但是讀書一定能讓你少一些偏見和妄念,更有可能作出科學正確的判斷,因此你會有一個更酷的氣質。
成年人的世界,“了解”比“開心”要高級的多。
活在這樣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里,“人生應當折騰 or 穩(wěn)定?”,也不會有完美答案,面對矛盾的自己和矛盾的世界,在不同情境中都能活出真我,進而去體會——
我有我的計劃,世界另有計劃;
世界雖有計劃,我仍努力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