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孔子《論語·子路》
孔子說:“南方人都有傳言這么說:‘人如果沒有恒心,不可以作巫醫。’這話說的真好啊!”《易經·恒卦》里是這么說的:“不能恒久堅守自己品德,就會承受它帶來的恥辱。”孔子說:“這是讓那些沒有恒心的人不要再去學占卜了。”
今天孔子講的是恒心,也就是我們現在網上大家都在討論的長期主義。說的是一個人有沒有長期堅持去做一件事情,不管在途中遇到什么困難和挫折,都會保持一種樂觀向上的平常心,而放棄的人就會遭受放棄所帶來的羞辱。所以說,真正的恥辱應該就是做事半途而廢,哪怕在途中遇到再大的挫折也應該堅持下去,就像有一首歌名叫做《不要慌太陽下山有月光》,總有能夠為我們照亮前進道路的光。
古時候厲害的巫醫其實都是士大夫做的,就像周朝的比干就是一個很厲害的巫醫,而且他能夠算國運,包括周文王也是一樣的厲害。這些非常厲害的人都具備一顆極其好的良心,那就是做事的恒心。想做大事的人最重要的就是恒心,如果沒有這顆恒心那就像孔子說的一樣,干脆不要去做了吧。
就像關于企業的管理,關于個人的成長,關于家庭的經營,這都是需要極其強大的恒心的。這些事情不是職業問題,是我們人生路上無法逃離的事實。所以恒心對每個人都很重要。毛主席喜歡做的事情就是當一名教員,機會沒有來到的時候就當教員,沒有正當職務擔任的時候他當教員,反正教別人他都很耐心,因為《禮記》中有一句話叫做“教學相長”,逆境中我就是當學生,當老師,其實都是在打破自己的困境,這就是一個人成長的恒心。
其實我經常辦讀書會也是如此,一能夠影響更多的人讀書,二能夠讓自己繼續成長。當然包括每天自己寫文章也是在自我成長,我覺得自己很多地方不知道,正所謂“學而知不足,教而知困”,是想知道自己在說的時候哪里還有困惑沒有解開的,有時候就把自己說明白了,或者說不明白的地方我就自己再去查資料繼續學習,這是關于個人成長的恒心。
那我們經營企業更是如此,有時候遇到客戶否定了,有時候同事會不認可,有時候同行會貶低你,有時候資金一下子跟不上了等等,許許多多的事情都會在創業的路上遇到,我們要有一顆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恒心,絕對不能半途而廢,可以遇到10000種困難和挫折,但是必須要堅持自己最初的夢想到達彼岸,就像孔子說的,如果沒有這樣的恒心那就不要來創業了。試問一下,身邊有多少人找個外部的理由而把事情半途而廢了?我不想成為這樣做事半途而廢沒有尊嚴的人!所以請喚醒自己的恒心吧,真正的尊嚴是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把事情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