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一些小的短文,題目就叫“無題”。就想它是個什么意思?
是意義太深刻,以“無題”正話反說。
還是,不知道要用什么表達,不過隨筆而已?
我用這個題目,出意就是后者。
這一天很快就過完了,我還不知道該寫點什么。
不愿為了完成任務而敷衍,這是自欺。
也不愿每天都是千篇一律的寫一些文字,不斷拓寬自己的學習區,才是我要做的。才是我給自己定下的計劃應有的意義。
否則,現在,我眼睛酸澀,頭腦昏沉,本該進入夢鄉,還要死撐著完成計劃就毫無價值了。
自己做事向來虎頭蛇尾,極少做什么事能讓自己有成就感。
這次我想試試,堅持一年,我能給自己一個什么樣的改變。
這讓我很期待,我的身體反應給我一股低熱涌動的力量,低熱大概是我還不夠自信。
我碎碎片片的看過一些關于寫作技巧的文章,沒什么所得,一是沒用心看,二是認為寫作技巧只是種表達方式,要表達什么,其背后的思想才是最重要的。
否則文章也是“花瓶”而已。
這是我所不能接受的。
可我現在的狀態是思想和技巧雙雙欠缺的,而正是這份欠缺才使我有更強的動力去學習,有更大的空間去培養自己的風格,有更多的不確定性讓自己有更靈活的面對。
曾經張愛玲的那句“出名要趁早”,讓我惶惶。
今天我卻想“讓子彈先飛一會兒”。
大器晚成雖比少年成名(我可以研究一下這方面的案例,看從中能得到什么結論,追蹤一下少年天才和大器晚成者從開始到最后的命運如何,比如莫扎特和貝多芬,李白和曾國藩),少一些得意,可世事歷經以后的沉淀才更為珍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