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們常常會誤認為聰明就是智慧,其實這兩個詞的深意還是值得思考的。聰明的人不一定擁有智慧,但擁有智慧的人一定很聰明。
我們生活里會遇到很多聰明的人,但是遇到擁有智者還是比較少的。在馬云的管理哲學中,聰明是智慧者的天敵,傻瓜用嘴講話,聰明的人用腦袋講話,智慧的人用心講話。因而在一個聰明人滿街亂竄年代,稀缺的恰恰不是聰明,而是一心一意,孤注一擲,一條心,一根筋……所言極是啊!
聰明的人不管做人做事會把自己的利息放在前面,而且擁有智慧的人則不是。李嘉誠是個精明的生意人,而做生意都是以贏利為目的的,賠錢的買賣沒人會做,與別人合作時,自己總是少拿二分,不是李嘉誠沒有私心,而是他的生意手段太高明了!其他生意人因為和李嘉誠合作,每單生意多賺了二分,但李嘉誠卻因為少拿這二分而多賺了幾百分,這種互相“利用”給雙方都帶來了好處,如果世界上能多一些這樣的“利用”關系,那每個人都應該舉雙手贊成。他就是真正的智者,也因為如此他的路也將會越走越寬。
聰明人能把握機會,知道什么時候該出手;而智者知道什么時候該放手。因此,拿得起來的是聰明,放得下的才是智慧。
聰明人總把自己閃光的一面表現出來,也就是脫穎而出;而智者是讓別人把閃光的一面表現出來。比如在一個聚會里,聰明人嘴忙,往往侃侃而談,因此是茶壺;而智者耳忙,注意聆聽別人,因此是茶杯。茶壺里的水最終要倒進茶杯里。
我們要學習他人的智慧,聰明人渴望改變別人,讓別人順從自己的意志;而智者多能順其自然。
因此,求才,聰明足矣;求脫離煩惱,非修智慧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