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十天前才做了新年計劃,一眨眼又到2021年的年底了。回顧這一年,如我往年回顧當年一樣,所有的計劃都被我打了個一折。
在新年之始借著一切皆翻篇的干勁,我認真地執(zhí)行著我的新年計劃:學習,閱讀,運動,養(yǎng)生…可當我偷了兩三次懶后,我又如往常一樣散慢,無所事事。有時實在覺得自己太墮落了,于是又調整了下狀態(tài),重新執(zhí)行計劃,但沒過多久,又打回原樣。
這一年我斷斷續(xù)續(xù)看了幾本書,和年初定下一周一本書的計劃相差甚遠。是因為沒有時間看書嗎?不是的。認真回想,當我沒完成一周閱讀一本書的時候,我的內心就開始放棄這個計劃。因為我潛意識地覺得我已經(jīng)沒完成這個計劃了,我再努力也沒用了。
其實產(chǎn)生這種想法的原因是我們在為執(zhí)行而執(zhí)行,而沒去深挖為什么要一周閱讀一本書的原因。閱讀的本質是什么?對我而言,閱讀的本質是不斷了解自己、了解世界和指導生活。那為什么要一周一本,而不是一天一本或一個月一本?因為經(jīng)過實踐,如果保持每天閱讀半小時以上,一周一本對我來說是可行的。
如果為執(zhí)行而執(zhí)行,可能會因為完成不了目標而放棄。但如果明白目標是在指導自己用合理的步伐堅持閱讀,那偶爾沒完成周計劃也不必要擔心,更不因放棄。也許一年閱讀53本書很酷,但如果一年能看完40本,那也蠻酷的。
其他目標也一樣,定目標的本質是為了成長,而不是為了執(zhí)行而執(zhí)行。如果我們在兩三次沒執(zhí)行好后就干脆選擇放棄,那一年下來,我們還是沒有任何成長。但如果沒執(zhí)行好后能及時調整,我們一年下來我們依舊能收獲成長。
想到這,我為自己今年的無所事事感到懊惱。我原本可以做得更好,但我放任我的潛意識選擇了放棄。有人說,今年沒做好,那就明年再加油。可是這樣的話我和自己說了很多年了,我的惰性總占上風。我定目標,還想告訴自己:我可以成為一個自律的人,我可以成為我想要的樣子。可是這一年我又讓自己失望了。如果時間可以重來,我一定不會選擇放棄。我想和自己說,再堅持一下,我一定可以的。
寫到這,我停下來,看了看手機上的日期:2021年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