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隱塵非
第一次接觸新媒體這個詞,是從看一只特立獨行的貓的文章開始,然后注冊了微博;第一次知道簡書,是從湯小小的一篇文章里,然后注冊了簡書。
懵懵懂懂,莽莽撞撞,在簡書發了第一篇文章《驚魂教學樓》,距現在已有四年,現在回頭看看,這四年的寫作之路真是走的太慢,太慢,僅僅寫了85篇文章,12.6萬字。
齊老師說:寫作這條路上,90%的人都敗給了時間。
是啊,通往成功的路,并不擁擠,因為堅持下來的人很少。
道理都懂,可堅持真的不容易。
還記得剛來簡書時,那份寫作的熱忱和執著,雖然文筆很爛,但還是每天興奮的吧嗒吧嗒的寫著,如果有一個點贊,就興奮好久,如果增加一個粉絲,就想到處炫耀,因為熱愛,所以認真。再去翻看那時的文字,真的是很走心。
可不知道何時,寫著寫著就慢了,慢著慢著就忘了,然后停更了好久,以至于到現在都想不起,自己要堅持的初衷。
再去看看,當年一起在簡書開始的朋友,藍胖說說已經出了好幾本書,各個平臺賬號粉絲數都相當不錯;那個文筆秀氣的像個女生的男生江昭和,早已和簡書簽約;牛糞茶壺線下活動做的有滋有味。
可我,四年過去了,寫作水平卻還在原地打轉,如今又回到了簡書,又準備重新揚帆起航。
重新開始,就的總結失敗的原因:
首先,最大的失敗就是不堅持。
如果說有一百位教寫作的老師,那么會有101位老師都會告訴你,寫作一定要堅持寫,每天堅持輸出,哪怕幾百字,你都的寫。如果你堅持不了日更,哪怕堅持兩天一更,三天一更,只要你有個節奏,那也要堅持。
可我,可能和很多人一樣,剛開始興趣很濃,信誓旦旦,我一定要堅持日更,沒過幾天,有事耽擱了,算了,我明天再更吧。今天帶娃太累了,我過兩天再寫吧;這兩天領導派了個活,催的很緊,我活完了再寫吧。就這樣,一停二停的,給自己的惰性找了個合適的理由,停更了。
所以說,不僅僅是寫作,干什么事都要堅持,只有認準目標,鉚足了勁,堅持不懈,死磕到底,才會有開花結果的那一天。
其次,最錯誤的做法就是輸入太少。
輸入,看書真的是太重要了,不管是名人作家,還是自媒體紅人,不管他們是科班出身,還是草根逆襲,他們背后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曾經看了很多書,而是現在一直在看書。
再去看看自媒體的爆款作者,他們都有一定的文字功底,這不是素材,套路可以替代的。素材可以收集,套路可以學習,但文字功底沒有人能給你。
一個只看書不寫文的人,他不一定不會寫,但一個只寫,不看書的人,他肯定寫不長遠。
尤其是最近,我才更深刻的體會到看書的重要性。
滯留馬尼拉的這幾個月,為了安放那焦躁不安的靈魂,我又開始寫作,在簡書和頭條上發布,剛開始還可以思緒流暢的回答問題,寫文章,發微頭條,可最近一段時間,感覺才思枯竭,沒有東西可以,即使每天發布一篇小故事,看起來也像百家碎戲,毫無文采,更和優質掛不上邊。
我很清楚原因所在,因為沒有輸入。因為過來時沒有帶一本中文書,因為白天要陪娃,幾乎沒怎么去看文章,這幾個月我只是在消耗我的老本,上學那些年攢下的老本而已。
齊老師說:寫作訓練,最終要從小我走向大我。要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一個更高的層次,看待問題。
可是這種升華,靠的是輸入,靠的是日積月累后的厚積薄發。不是你想就可以,也不是你聽了幾節課就可以。
最后,一個人不僅走的慢,走著走著,可能就丟了,跟著一道光,大家一起走,抱團前行,才能走的更遠。
如今,兜兜轉轉四年,我又回到了簡書,我希望這一次,不再犯錯,不再錯過,跟著齊老師,能走出自己的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