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有很多“舊衣服”的人。
衣服有多久呢?三十年前?四十年前?五六十年前的也試過。
我立志把它們也能穿好看,這其中我老媽,功不可沒。
似乎不象想像中的那么老舊,媽媽的衣服在我身上,總還是很合適甚是別致的。
值得一提的是,她把壓箱底的衣服展示在我面前的時候,總會有興奮的神情,也總是期待著讓我試上一試。一開始我有些抵觸,后來還是聽話的套在身上。
"這件,是我上大學時買的第一件毛衣,那時候國內剛有V領的衣服,但女士的沒有,我這件可是男裝。"母親說起來的時候,話語里有些自豪,想讓我知道她當年也是個時髦的女青年。
"你再試試這件。"我拿過來一看,不是現在很流行的透視襯衣嗎?還有抽象派花紋,老媽可真潮。
"看這件高腰裙,你穿上就知道當年我有多瘦了!"
母親展示著她一件件年輕時的寶貝,好像剛逛完街興奮的年輕女孩子一樣。
"嘖嘖,你穿上真好看。"
我不情愿的套上她的衣服,一面恩恩的應著,一面繼續做著自己的事兒。
后來實在敵不住母親的熱情,應付的在鏡子前照了照。
誒?好像是不錯。我個子比她高,衣服不是完全合身,但穿在身上,挺合適,黑色的V領毛衣,藍色豎條紋的襯衣,藏藍色的高腰長裙,她留給我,且希望我也能穿上的,都是所謂的“經典款”。
我并不是個在服飾上追求爆款的人,這些衣服,覺著合適的就默默留下。看我喜歡,媽媽也開心,"就說咱倆的審美差不多。"
自此,穿她以前的衣服越來越多,中國剛開始外貿出口的第一批棉質的睡裙,媽媽出差的時候我穿它在家里,爸爸看著看著出了神。
"行啊你,穿你媽的衣服,跟小和維一樣。"
我笑咯,和維是爸爸對媽媽的稱呼。
再后來啊,我來到南方上大學,出發的時候很多衣服都放在了家里,但媽媽大學時候的那幾件衣服,實在舍不得,又塞進箱子。
帶到了我的大學。
矯情一點說吧,衣服套在身上,總還是覺得那樣一起試衣服的暖暖母女情還在身邊,沒走遠。
有的時候打電話老媽總是問,今天穿哪件衣服啦?
"你猜我今天穿哪件呢,咳,是你那件。"
再后來,人生開始有了重要的時刻,學位答辯的時候,拍畢業照的時候,找工作面試的時候,這樣有著儀式感的場合,全都是媽媽的"舊衣服"和舅媽親手為我做的衣服度過的。
母親比我年長近四十歲,誰知道40年前的衣服,能代替我今天在商場里買的,淘寶上淘的,更讓人中意呢,身邊的女朋友有時稱贊我穿得好看,我說,"哈,那是我媽的。"說多了,也會覺得有一種,很奇妙的感覺。
之前讀過林青霞的一篇文章,里面說她三個女兒的腳碼和她一樣,她穿完的鞋從大女兒傳下去,到小女兒那里,是四手貨。
這讓我想起了我冬天總會穿起的一件外公的駝色羊毛衫,按這樣的說法,那是"三代貨",
沒辦法,穿著暖和又舒服,就是喜歡。
于是說著說著,穿著穿著,竟有點情懷在里面了。國外總是講究,婚紗的傳承,爸媽結婚的時候沒有婚紗,更別提留給我了,但是留給我幾件衣服,挺好的。
這些件"舊"的裙子,雖然年頭多,但是卻不老,這里面,也許和母親不錯的品味有著些許的關系。
我想,也許有一天我也會同樣興致勃勃的想看到自己的孩子套上我現在穿的衣服,不管他們喜不喜歡,只是為了向他們展示一段老媽年輕時候的美好時光。
那種感覺大概妙的很。
這種很微妙的情結,是我覺得母女感情里被我們維系的最溫情的一處。一件衣服,不同的年代,兩個人的身上,兩個人似乎都能參與到對方青春的一部分中,當然,載體是衣服。
祝 節日快樂,永遠像孩子開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