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說過一句話:生命中唯一重要的事情是工作和愛情;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工作”
工作中有個怪現象,也被稱為晉升悖論
在一個等級制度中,每個職工趨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勝任的地位
理論黑板
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是彼得根據千百個有關組織中不能勝任的失敗實例的分析而歸納出來的。其具體內容是:“在一個等級制度中,每個職工趨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勝任的地位”。彼得指出,每一個職工由于在原有職位上工作成績表現好(勝任),就將被提升到更高一級職位;其后,如果繼續勝任則將進一步被提升,直至到達他所不能勝任的職位。由此導出的推論是:“每一個職位最終都將被一個不能勝任其工作的職工所占據。層級組織的工作任務多半是由尚未達到勝任階層的員工完成的。”每一個職工最終都將達到彼得高地,在該處他的提升商數(PQ)為零。至于如何加速提升到這個高地,有兩種方法。其一,是上面的“拉動”,即依靠裙帶關系和熟人等從上面拉;其二,是自我的“推動”,即自我訓練和進步等,而前者是被普遍采用的。
彼得認為,由于彼得原理的推出,使他“無意間”創設了一門新的科學——層級組織學(Hierarchiolgy)。該科學是解開所有階層制度之謎的鑰匙,因此也是了解整個文明結構的關鍵所在。凡是置身于商業、工業、政治、行政、軍事、宗教、教育各界的每個人都和層級組織息息相關,亦都受彼得原理的控制。當然,原理的假設條件是:時間足夠長,層級組織里有足夠的階層。彼得博士把天才思想寫成了《彼得原理》這一書籍,這里小編整理出幾個核心問題與你一起分享!
01 為什么不勝任現象在社會中普遍存在?
身邊有個做金融銷售的好友。剛入金融銷售行業不到一年,由于能力突出和一些機緣,連續奪得當月銷冠,在200人的銷售團隊中脫穎而出,得到領導重視,次月被提拔到銷售主管,管理20人銷售團隊,工作不到倆月,一次聚會中,向我訴苦道做銷售開單只顧自己兜里是否裝滿就好,做了管理后,兜里的錢不增反減,重點是還要處理下屬的各種問題,業務能力問題和生活問題,原本指望下屬開單,提高自己的收入,反而感受到壓力、焦慮。他的原話是:我做不了管理,太難了,從來沒做過!在自己崗位上做得非常出色的人,被提拔后也常會出現不勝任現象。有意思的是就連《彼得原理》這本書出版前,也差點被不勝任的出版社編輯斃稿。作者曾經在序言里說,由于寫作風格問題,書稿前后被拒了14次。也許你會有疑問:如果員工對工作不能勝任,那領導為什么不開掉他們呢?這樣就可以規避彼得原理造成的不勝任問題。這個辦法在理論上說得通,卻不符合現實。事實上,在層級組織中,不勝任的人通常可以留任,甚至有時候還能晉升,而一些能力突出的人卻很可能被干掉。
02 判斷一個是否勝任的標準是什么?
在作者看來,存在著兩種完全不同的標準:第一種標準叫“產出”,也就是從一個人實際工作成果的質量、效率等方面來評價,比如銷售業績、工程項目成交質量等;第二種標準叫“輸入”,也就是從一個人是否服從安排、是否嚴格遵守組織的規章、制度、慣例等方面來評價,比如把圖表填得很好,不斷研究計劃方案等。不勝任的員工,反倒獲得了晉升。這里可能有兩點原因:1.雖然能力不行,但出于某種原因又不能開掉他,于是只好讓他晉升到高層。這種晉升作者稱為“沖擊式晉升”,這不是一種真正的晉升2.該員工掌握了公司重要機密,為了避免競爭對手挖人,只好晉升他
03 那么能力突出的員工在晉升中會怎么樣呢?
答案是:會被干掉!一名愛動腦筋的快遞小哥,他精心安排自己的送貨路線,用秒表算出通過每個紅綠燈所需要的時間,每天提前兩個小時就完成了工作。他利用這段時間看書充電,還熱心地幫助別的快遞員重新規劃送貨路線。結果,公司認定他不務正業,被開除了。不過,故事的結局很意外:這名被開除的快遞小哥很快成立了自己的快遞公司,并且在短短三年之內就把自己的老東家給擠垮了。快遞小哥不但沒有得到晉升,反而遭到了解雇,是因為他們“過分勝任”了。作者認為,在一個組織里,絕大多數員工是在不勝任和勝任之間,另外還有極少數員工,屬于過分不勝任或者過分勝任這兩個極端,這兩類人最容易被淘汰。
04 那怎么判斷一個人是不是勝任他的崗位呢?
長期待在自己配不上的職位上,很容易受到一種病癥的困擾,作者稱為:“晉升極限綜合征”。這里需要注意了。“晉升極限綜合征”表現癥狀為:胃潰瘍、腸炎、高血壓、便秘、肥胖、厭食、過敏、失眠等如果常出現兩種及其以上癥狀,去醫院檢查卻沒有毛病,作者認為很有可能已經患上了“晉升極限綜合征”。還伴隨著通訊狂、圖表狂等一系列強迫性行為。
目前彼得原理暫時是無解的,因為人的天性就是不斷往上爬,都向往人生巔峰。所謂“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我們可以從彼得原理中得到一些反思:1.對于企業晉升制度而言,不要輕易的進行選拔和提拔,提升的標準更需要重視潛力而不僅僅是績效。客觀評價每一位職工的能力和水平,不要把崗位晉升當成對職工的主要獎勵方式,應建立更有效的獎勵機制,更多地以加薪、休假等方式作為獎勵手段。企業挖掘出每個員工的最大潛力,才能“人盡其才”。2.對于個人而言學會認識自己的不足,努力彌補不足,永遠不要放棄學習,無論你的目標是什么。
編輯:理論貓
來源:《彼得原理》-1960年版https://wiki.mbalib.com/wiki/%E5%BD%BC%E5%BE%97%E5%8E%9F%E7%90%86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精彩歷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