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創業者走了,朋友圈刷屏。知乎上很多問題開始討論事件相關人員的身世,背后的動機等等。
不認識這位兄弟,甚至不了解他的產品,也更無法評價其中的是非曲直。一個連創業都敢嘗試的人,竟然最終還是沒有過得了這一關。只想跟他說“兄弟,下輩子別創業了!”
上周,跟一位不久前完成IPO的大咖吃飯,席間自然免不了觥籌交錯恭喜羨慕之詞。閑聊時的一段小趣事卻也讓人唏噓不已。不少公司上市之后,大家都覺得創業者發財了,于是不管八桿子打得到打不到的都找來了,借錢的,求贊助的,想得到都有。這也就算了,甚至連自己的親戚都不勝其煩被群眾騷擾,因為在“群眾”眼里,你們家都發財了。
兩個故事里,不管是成功的,還是不成功創業者,似乎都被看成了下金蛋的雞。當然,這也怪不得別人,誰讓你們為了給公司做PR天天把創業吹得天上有地上無的,走運融了點錢就舉著大喇叭到處放大了說。不訛你訛誰啊?!
今天,手欠揭開這層面紗,給大家看看真實的創業者是啥樣的。
時間的奴隸
不管你是00后創業者還是60后創業者,只要你踏上了這條不歸路,你就被迫過上了7*24的漫長人生。什么朝9晚5,別琢磨了,996也只不過是小菜一碟。感謝萬惡的互聯網,7*24小時的創業苦逼人生,妥妥的。
債務的奴隸
開始了創業,你就已經背負上了各種債務。不管是借的錢、融的錢,都是“債”。有人說,融資的錢不是債啊?經濟學它不是債,但一樣是責任的債,個人口碑/品牌的債。就像你雖然給你的團隊/員工發工資,但是他們愿意跟你一起起早貪黑、摸爬滾打,你也一樣是欠下了債。而困難時,更是別人都可以隨時拍屁股走人,你不行,不是因為法律合同,而是因為你欠下的“債”。
錢的奴隸
沒錢的時候,你什么樣的孫子都得當,抵押了房子的也不在少數。融點錢,跟你有個屁關系,在下筆錢到賬前,你不會剩幾個月能活的。就算是九死一生(胡扯,九萬死也未必一生),你IPO了。但作為實際控制人、CEO,你的股票不僅要限售,就算解禁了,你任何一次賣股票的行為都會被過度解讀。一股不賣才是你的義務。也許那個時候你可以去質押股票改善生活了。但別忘了,股票質押可是個高利貸的生意,甚至一不小心就傾家蕩產還丟了公司。
孤獨的朋友
幾乎我見過的每一個創業者都是孤獨的。有些決策你必須一個人做,有些眼淚你必須一個人流,有些你必須自己吃。最壞的事情總會發生,作為創業者,你很悲劇的是常常必須一個人面對這些最壞的事情。運氣好時你有個好搭檔,可以肝膽相照。(謝謝我的搭檔們,有你們是我一輩子的幸事。這也是債啊!)
為什么創業?!
貌似我一直在吐苦水,一副博同情的樣子。說實在的,哪個創業者都不笨,也沒有誰是自討苦吃的丫鬟命。
曾經有不少投資大佬說,創業者沒有對錢的渴望是不可能成功的。創業就是為錢?這個說法,也對也不對。在社會結構里,錢是成功的標志之一,錢是重要的。但是僅僅有對錢的渴望是遠遠不夠的。為了錢而創業,很難熬過過程中的各種苦和難。為什么急功近利是貶義詞,就是這個意思。急功近利少有成功。
創業者是有共性的,他們都很勤奮,有目標,為了目標他們不惜力,甚至不惜命。
“用自己的努力,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一點痕跡。”
我進清華時受到的教育是“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但等到十年后走出清華園時,我的腦海里是這句話。
“用自己的努力,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一點痕跡。”
我選擇了創業,因為只有創業,才能給我自由,讓我敢想敢做,讓我可以堅持自己。
創業16年,沒有猶豫過?沒有害怕過?沒有發飆過?沒有哭過?這些都是假的!這些都是假的!這些都是假的!
內心里,創業者都有向往自由的心。財務自由只是其中一種形式,金錢只是換得自由的工具之一。而創業的過程就是自由本身。這是為什么創業者癡迷于創業,甚至不少成了連續創業者。
蘇同學放棄自己,不是對創業艱苦的恐懼,不是對自己的恐懼,而是對喪失自由的心灰意冷。
下輩子別創業了,如果你沒有對自由的渴望,如果你不能獨自一人承受孤獨,如果你不能明智的選擇同路人。
創業不高尚,創業者應該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