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自己作為低情商的人的反思。
物質時代,就是大家都很物質,很現實,沒房沒車交往免談。窮光蛋一個,朋友沒得做。似乎大家都很享受物質帶來的樂趣,多爽。所以造成了一種思維方式,就是有錢就會受人待見,長得好也是關鍵優勢。
窮光棍的思維特點就是看見一個丑男帶著一個美女就會感慨到男人有錢就是好。然后看見美女榜上大款就會覺得長得好能直接致富。當自己出手闊綽之后發現并沒有預期效果的時候,又會感慨自己還是不夠富裕。典型的物質時代的思維方式。現在大家都說人很物質,新聞也報道這個。
現實呢?現在這個時代不叫物質時代,叫做后物質時代。為什么呢?因為很多人并不是很在乎物質本身帶來的享受,就是在乎物質的本身價值,更多的式在乎物質的附加價值(諸如符號價值,文化價值)。而且也開始關注使用物質產品過程的價值認同(就是他用這個東西,別人是否關注他),說的負面點,就是像別人炫耀。舉個例子,一個人買了一部好車,他并不急于開車出去爽一圈,或者全面測試一下自己車的性能,很多時候他可能他可能先發到社交網路上向自己朋友炫耀一下。
后物質時代的特點就是,即使你有資本(長相或者錢),但是在表現過程中如果不注意受眾感受的話,失敗也是很正常的。具體來說,你可能認為很多女生很拜金,都喜歡高富帥。但是現在回想起來,高富帥畢竟是少數,那么為什么女生不選擇你呢(當然你要是特別丑或者特別窮,這個只能靠能力彌補了)?原因就是在于你認為女生只在乎這些外在的表面現象,諸如錢,長相。但是,女生更在乎交流過程中給人的感覺,就是交流過程中的那種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