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對我用心的老朋友,我自然是要多一份用心,少一份迷信,多一份寬和,多一份辯證。
不用完全去約束我自己,去苛責(zé)我自己,她也認(rèn)可這一點。
不用多想了,萬事萬物辯證以待,不用迷信主觀上的專一,而要尊重人性。
我可以變得更寬和慷慨,如同果汁發(fā)酵后的老酒,對待老朋友多一份感情。
但對于我自己的秉性,我也該客觀看待和完全尊重。
還有在人性這一點上,不是你全心全意的去信賴一個人,迷信于他,對他專一,對他忠貞不二,他就會全然的以相同的方式來回報你。即使他這樣做了,也是彼此有負(fù)于彼此自己最心底的潛意識,限制了自己的意識發(fā)展,沉陷于主觀的單一,就像是又掉入了感情的陷阱,這次這陷阱不是他人故意為之,反而是自己心不甘情不愿主動跳的,但為啥心不甘情不愿呢?那是分明明白這不對。
人性的,彼此的,條件的,環(huán)境的,全面的,客觀的,現(xiàn)實的,那不同。
你以為的他,不一定是你以為的,過去未免有判斷失誤,而且我怎能輕易相信過去太過主觀意識的人與我同的判斷?真實是,人不同。
這個不同不僅在于,從小彼此的生活環(huán)境,接觸到的人不同,直到我們見面的那時,我們已經(jīng)更換了無數(shù)個生活圈子,無數(shù)個不同的人,彼此心里怎么想,自然大相徑庭。即使主觀上表現(xiàn)出來的一致,可里面是不同的。
另外,人與人之間的不同在于彼此對于每句話每個詞語的理解都有所不同。整合起來可能就是另一番意境,但說起來就是這么個意思。不用刻意去夠這個意思,或許你以為的你理解的他并不是這個樣子,太過違心去追求同化,反而南轅北轍了。
第三個,人性善惡難辨,如果不違心,真不用去苛責(zé)彼此不是完美的、純粹的好人。如果這么去要求別人或者要求自己了,那就是無知你愚昧,太不懂人性終究變成可以為人驅(qū)使的工具。
唯有寬廣的認(rèn)知和胸懷,客觀辯證,不輕信,不輕認(rèn),可以讓我們在這世上聰明周旋,更為人敬重。
其實我略有一點掙扎,昨夜和她聊天,我將我的部分不合適的反應(yīng)視作為我人品的瑕疵;我將我下意識又要沉陷于主觀仿佛又受到過去的沖擊視作為不安定的因素,在部分不太好的情緒之中,我沒有加以區(qū)分,也不知什么是事實,下意識武斷的就給我定性為我人品還有很多的瑕疵,然后又想擺爛,覺得我終究是為了我好……
我沒有去客觀分析這些情形,這不對。
當(dāng)我留意到了這一點之后,我就開始分析,分析了以后我就明白了,然后我并不覺得我自己,有很大的過錯或者有人品上的問題,有些事情我們能下意識理解,但可能我的表達或許太過直白表露自己,假如說我同時可以兼顧一下其他朋友的感受,換一句話來說,既沒有改變我的本意,也沒有可能打擾冒犯到朋友,我的朋友我相信他們自然可能會不太在意這一點,他們或許自然的會覺得合理。但如若不是我的朋友是其他的外人,那可能就有點疏遠的意味。所以這么來說,我換一句話說是不錯的。
而且當(dāng)我跟我的朋友交流時,因為我們是在電話交流,我和她的聲音聽起來都沒有任何問題,所以我可能會更留意自己的一些情緒反應(yīng),可能這常常是我多慮了,在與朋友交往這件事上,我更應(yīng)該去寬容對待自己,不必道德潔癖,去嚴(yán)厲強求和苛責(zé)自己,這實在不好。
其實昨晚與我朋友的交流之中,對于這一點上。我覺得,我的朋友對待我,或者對待她自己,會比我對待我更寬容。而且他也希望和祝福我這樣子,不必老對他人覺得虧欠。這樣或許就能自由了吧。
真的啊,我覺得有一些東西,解脫了。
用心,但不要迷信,要客觀 寬廣。辯證思索真假。尊重彼此之不同。保留幾分覺察和距離,或許是更舒適的交往空間。
降低主觀上的我認(rèn)為,主觀的代入情感色彩,保留覺察和觀察,客觀辯證看待,增加客觀容錯空間,保留良好的交往氛圍。
人不可能永遠去推翻過去,去掀翻已認(rèn)定的固化的過去環(huán)境,可能真正意義上固化的只有我們自己的認(rèn)識和對待方式,保留幾分空間以后你會發(fā)現(xiàn),人終在變。
而一個客觀事實是,你如果固化了你自己對過去環(huán)境的認(rèn)識和對待方式,基本上就停留在那個時候了,你無法向前走,甚至無法接受別人的改變,那基本上那個環(huán)境已經(jīng)死在過去了。從那以后你們終將不會有任何交集,也再也看不到對方成長以后新的一面。直到多年以后,你看到對方有了巨大的變化,你才重新以一種新的態(tài)度去應(yīng)對卻又有些陌生,恍若隔世,幡然夢醒,其實你是被過去困住了。從離開過去的那個環(huán)境那一刻起,他們就覆滅了,過去的一切都留在了你的記憶標(biāo)本里。不停的給自己定著記憶標(biāo)本,這樣的人也是可惜了。
與其讓過去固化,不如與彼此一起成長。在記憶里放下一條新的河道,這是彼此成長的容錯空間,普通平凡的日子里,看見對方的歷練和改變。
隨著歲月長河冉冉西去, 我們在彼此的路途向著終點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