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帆齊微課
文|睿貝媽媽【原創】
導讀:大學擴招這么嚴重,大學生早就不值錢了,滿大街都是?上大學有什么用?還不是去做保姆,還不是去送外賣,我不念大學也能做,還能多掙幾年錢?
01、 讀書無用?
90年代,流行過這樣一句話:“造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拿手術刀的不如拿剃頭刀的。”不可否認,在改革開放的初期,商海大潮,的確出現過某一段時間,知識分子的收入遠低于商販。
由此,“讀書無用論”甚囂塵上。
我一個初中同學,女生,成績中上,老師說她有機會考上高中。因為家庭條件不好,父母看鄰居家孩子打工的,樓房都蓋起來了。一合計,初中剛畢業,就讓她跟著親戚去廣州了。后來聽說在一個電子廠的流水線上干活。
我高中畢業時,他們家新蓋了樓房,還給哥哥娶了媳婦。女孩母親到我家商店買酒水,聽說我如果讀完大學,學費要好幾萬時,乍舌不已,勸我父母,她女兒說,廠里的本科畢業生也上流水線。
看看,高學歷也沒什么了不起,還不如早點送孩子出去打工掙錢......
02 、學歷無用?
下面這張流傳甚廣的照片,就是互聯網大佬們的高學歷飯局。
有人說,比爾.蓋茨和扎克.伯格輟學了,不一樣創建了微軟和臉書嗎?
但是,比爾.蓋茨同樣說過:“盡管我中途輟學,幸運地找到了自己熱愛的軟件事業,但拿到學位,更容易確保你在今后取得成功。”
對于普通人來說,學歷就像一個入口,是進入社會的第一張名片,也是別人了解你的第一途徑。
有網友去應聘大學后勤管理崗,原以為招聘條件一般,沒想到竟吸引來了北大碩士,吉大碩士,浙大碩士競爭。對方還坦言:以后只面向雙一流碩士招聘。
學歷,本身就是能力的表現形式之一。
一方面,大學擴招,高學歷人才基數變大;再者,招聘單位可能有這樣的考量:高考、研究生考試,成功的背后,都有堅韌不拔的努力和奮斗做基石。可能高學歷并不比低學歷的人聰明多少,但做事更加認真靠譜的可能性更高。高學歷的人對于事物的理解、背后的思考也會比一般人要深刻。
03、 學歷貶值?
曾看到一則消息:“據統計,在國內目前外賣小哥接近700萬,高中以上學歷占比為56%,而碩士及以上學歷則占比為1%,如果按照總數700萬來算的話,那么碩士以上的外賣小哥則接近7萬,本科學歷的有21萬。”
再看一則消息:
90后海歸張泉,本科畢業于英國萊斯特大學,碩士畢業于拉夫堡大學。回國后在成都從事金融分析師的工作。后來,辭掉工作當廢品回收員。
印象中的收廢品,應該是老頭老太熱衷的事情啊?再就是沒念過書,文化程度低的人,每天走街串巷,大喇叭喊。
海歸碩士,這么高學歷!收廢品?有人該嘆息了:那么多年的書白讀了!
等等!還記得,“北大屠夫陸步軒”嗎?
“北大畢業還不是照樣賣豬肉?”當年,陸步軒也被這樣的話刺得生疼。現在他開始反駁,“北大畢業賣豬肉都能賣成連鎖店。”
張泉說:“之所以選擇從事廢品回收行業,是因為看好產業的發展前景。從宏觀來講,這也是為環保做貢獻,資源回收的市場規模很大,而且收入也還不錯。希望能夠依托現在這個公司的平臺,到其他城市開一個分公司,推廣廢品回收行業,為社會做更多的貢獻。”
收廢品的海歸碩士,未來有可能成為一家循環經濟產業的老板。
04、視角不同,命運就不同。
那個去廣州打工的女同學,后來回老家嫁人了。
她說:“流水線上的本科生,后來去做了管理崗。廠里設備升級,開始機械化、智能化,很多低學歷的工人都失業了。”
簡單的事情背后,往往有其存在的理由。
碩士送外賣,海歸收廢品。
社會和職場很殘酷,能者上,庸者下,競爭時刻都存在。
高學歷人群入職門檻很低的工作,和學歷低的人搶飯碗?從職場和工作的角度來看,本身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
學習讀書,增長見識,是我們未來不可或缺的一步。
高知人群,既有去高樓大廈的CBD工作的能力,也有做一個外賣小哥送餐賺錢的能力,職場上核心競爭力的體現就是自己的能力,尤其是在這個不斷更新和發展的時代。
吐槽和抱怨“學歷不值錢”的背后,可能是大多數人不想拼命努力,懶得進步的表現。
讀書不僅有用,而且很重要!學歷一定有它的價值!
不學習的人,即使現在擁有了相當豐富的物質和財富積累,如果沒有相應的認識和知識,財富也會像水一樣,流淌到其他的地方去。
高學歷就像華服加身,能幫你在人群中脫穎而出。
只有“學習力”和“成長型思維模式”,才是能幫助我們塑造“不壞金身”的核心技能。
我是@睿貝媽媽,80后二孩寶媽,感謝您的閱讀,以文會友,成長都有。歡迎關注和留評!文章內容原創,圖片來自網絡。
高學歷人才下沉,降維打擊下,對我們的育兒,有哪些啟示呢?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