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斷力》[美]奇普·希思&丹·希思著
決斷力是個人做決策的能力,好的決策,能夠指引我們走向勝利。在決策過程中,經常出現一些思維和行動傾向的對決。
1、精神世界VS現實世界
把想象變成現實的唯一路徑就是行動,是有計劃、有步驟的執行。所謂的成功,就是朝著自己正確的選擇,一步一步向前走。
2、可靠流程VS隨機行動
為規律出現的事件制定流程,可以減輕大腦的負擔,有更多的時間思考如何提高做事的質量,而不是事到臨頭丟三落四。
3、自動駕駛VS有的放矢
有目的的做事,可以減輕過程中突發事件的干擾。而自動駕駛狀態,則會讓我們常常在面對突發事件時措手不及。
4、多項選擇VS單一選擇
多目標是讓你拓寬思維,開闊眼界。單目標就好比聚光燈,你只能看到燈光內的事物,對光外實際存在的事物一無所知。
5、是非對錯VS更多可能
不是非此即彼,而是探索更多可能性。少說對和錯,是或否,多問為什么,還可以怎么做,找到更優。
6、聚光燈VS探照燈
聚焦于一點不如到處看看。
7、外視觀點VS內視觀點
要更加客觀地去看待和了解世界,站在更全面的視角去了解世界,而不是從自我偏好出發,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和解釋世界。
我們如何決策:
8、全局把握+細節管理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要有全局的把控。謀全局者也要謀一域,也要有細節的處理。
9、止損設置+設定界限
設置止損點,超過范圍,就改變行動方式。在設定界限之內做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10、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對決策有信心,擴大自己的思維空間,提高反應能力,在保證自己能充分肯定的情況下,有步驟地實施,及時糾偏,穩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