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的夏天,酷熱難當是出了名的。雨后濕熱如沾,無雨則炙熱如烤。都是一個難熬。
老人們常說,盼著立秋吧,立秋就有盼頭了!
真的!自立秋那天開始,早晚的風就像變了個樣兒,夾著一絲涼,款款而來。那個涼,是需要你去辨認一下的。已經被熱攪暈了的,也許會渾然不覺。但是,就那一絲涼,秋,已經遠遠地來了。
立秋之后再等個十天半月的,秋風那就是一個颯了!一股腦地,鉆進脖頸里,鉆進胸膛里,鉆進心坎里!滋滋潤潤的,沁人心脾的,舒舒爽爽的!把一個夏天的燥熱全都趕跑了!用我老媽的話是,像喝了涼面!
關于夏天的最早的記憶,是奶奶手中的蒲扇。扇不離手,不停地在半空中搖兩下。尤其是半夜醒來,奶奶的扇子還在搖。拿扇子的胳膊一直立著,手總是擎在我的頭頂,不時地搖兩下,讓我的夏天無憂無慮。再后來,家中房頂掛起了大吊扇,呼呼地,屋子每個角落都能聽到它的吼聲,感到它的威力。我經常想,它會不會轉暈了,掉下來!夏季是瓜果豐盛的季節。我會到自家菜園里摘菜。茄子黃瓜西紅柿,品種很多。茄子,真的是拿來就啃的。嫩綠的茄子瓤,帶著絲絲甜。西紅柿黃瓜是爸爸的最愛。我總是在他下班回家前,在水井里壓幾桶榨涼榨涼的地下井水,把西紅柿黃瓜泡上一些。爸爸回家來。第一件事就是從水桶里撈出這些剛從地里摘來的又涼透了的鮮瓜果,大口大口地吃起來。好像外面干活,沒得喝一樣。現在想想,也許是天太熱,也許他真的就是沒空喝水呢。他是個急性子。有啥活,總是一口氣干完的。那時候的夏夜,沒有手機,沒有宵夜,總是早早地入睡,伴著此起彼伏的知了聲和蛙聲。后來的后來,很少聽到蛙聲了。呱,呱,還挺好聽的。
夏天已走,秋已來。兒時,心中也有一幅最美的秋畫。傍晚時分,玩耍歸來,遠遠地,看到家中飄起了裊裊炊煙。炊煙縷縷,白白的,在空中飄散。我知道,那是媽媽下班回家了。而且,一定是又蒸了一鍋白白的噴香的大米干飯。最后還有我愛吃的飯饹馇,就是現在的鍋巴了。沒有佐料,卻噴香。或者,媽媽是在蒸饅頭。挨著鍋沿兒的饅頭,也會有饹馇。焦黃的,還是噴香!媽媽是任勞任怨的人,不善言語。我總是貪婪地想得到她更多的愛。有一次,她給我剪發。不小心劃了我的脖子。脖子并沒有劃破,只是嚇了我一跳。而我,低頭哭了。媽媽著急去上班,也沒哄我就走了。其實我的眼淚,不是因為疼,而且舍不得她離開,是想讓媽媽多留一會。因為我又要到姥姥家上學了,一走又是一周。那時我才十多歲。現在想想,那時媽媽心里是啥滋味呢?小孩子,想到的都是自己,很少想到他人的。
人生,總是很多無奈,別離,而又有很多期盼,溫暖。今天,我又送孩子去機場,送她去千里之外的學府深造了。離別,已經很多次排演了。掩飾不舍,控制心情,所有的不舍都在默默的祝福里了!幸好,初秋的風,很颯。讓我可以靜下心來,回味我們在一起的時光。曾經默默地看她收拾各種上學用的瑣碎,整齊地碼在行李箱中……。
初秋的風,讓我思緒萬千,回到幾十年前,又飛到了千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