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鶴
理財是一種系統工程。由收入、消費、儲蓄、投資、負債和保險這6個部分組成。所謂的理財就是合理調配好這6個部分的比例。理財的目的是為了實現財富自由,脫離生存壓力,開始有選擇權的一種生活方式。
《從零開始學理財》
理財誤區1:沒有錢就不理睬
先要建立理財的觀念,需要系統地提高收入,節約開支,增加儲蓄,持續投資,理清負債,設置保險。
月薪3000元,一部分用于日常最低開銷,剩余全部投入學習。
月薪6000元,開始關注投資界的信息,積累投資經驗,不用追求投資結果。
月薪1.2萬元,購買一份保險,把防水的閘門修得牢固一些。
理財誤區2:錢是掙來的,不是攢出來的
攢錢的好處:1)積累本金,讓你在看準機會的時候能出手。
? ? ? ? ? ? ? ? ? ? ?2)避免急功近利的心態,最成功的投資基本上是長線投資。
理財誤區3:理財就是整天關注理財產品
時刻關注自己的理財產品會增加時間的沉默成本,好的投資策略往往是盯住一個看好的產品然后長期持有,不要頻繁更換。
最科學的家庭理財法:“4321分配法”
把資產分為4個部分:40%投資、30%消費、20%儲蓄、10%保險
40%投資:
低風險:基金定期、債券、黃金
高風險:外匯、期貨、P2P、股票、權證、各種虛擬貨幣、投資實體:房產、商鋪、風險投資人。
30%消費:
控制消費,給自己確立一個維持現有幸福感的最低消費水平,避免陷入一種無線替換和升級的狀態。
20%儲蓄:
定期讓銀行或理財軟件從你銀行卡里扣除部分資金。
10%保險:
五險一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