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時我給自己列了一份很不錯的夢想清單,起初很自律并按計劃踐行著,有一段時間我感覺生活充滿了美好,以至每一天的時間都不夠用,不夠用來去做那些我熱愛并且有意義的事情。
后來因為一些事情打亂了原本的計劃。再者因為培訓學習和工作的開展,我越發意識到自己的不學無術和一無所長。由于深切感受到自己的匱乏,我開始變得焦慮起來。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但卻不會有任何一種速成的方法。看著完不成的待辦事項,不僅無法帶來成就感,反而是挫敗感。
經歷過一小段焦慮和痛苦之后,我意識到了自己這種無謂的掙扎,并開始給自己做減法。砍掉一些夢想清單,去掉不可多的雜念,刪掉虛擬世界里那些多余和無效占用我精力的事物。凈化自己,并重新開始靜下來專注一些我想做的事情。
上周末我給自己的房間做了一次斷舍離,整理和丟掉一些其實不再需要的東西。記得看到一句話說若是一個人的生活空間是混亂的,那么他的內心也一定是混亂的。這話好像也反過來映射了我那段時間的狀態?,F在我的房間里秩然有序、使用過的東西物歸原位。慢慢的這種井井有條變成了我新的“愛好”。外在空間的有序促使人開始整理并審視自己的內在空間,減少干擾并給內心更多留白。
回想去年十一月到現在,雖然未按計劃完成夢想清單,但仍舊慶幸有兩件事情在繼續著,讀書和旅行。悉數讀了十三本書,能夠在精神世界里走的遠一點點。去了八個城市,除了獨自旅行的地方外見到不少經久未見的朋友,很是幸運。以此聊以慰藉。
現在我又開始回歸了內心樸實的狀態,過著簡單的生活,并愛著這種簡單主義。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