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先放上幾張我喜歡的日本女畫家森田春代的仕女圖。
對日本文化了解不多,卻一直很喜歡日本的和服,喜歡它的圖案,色彩,和服就像一幅可以流動的畫,隨著身體運動,呈現出不同的美。
今天,請跟我一起來了解和服文化。
1.和服是如何由來的呢?
和服在江戶時代以前都稱做“吳服”。
在唐代以前,日本服裝顏色,樣式都比較單一。
日本的奈良時代正值中國盛唐時期,日本派出大批學者、僧侶到中國學習和交流和吸收。這些遣唐使者把唐代文化藝術、律令制度都帶回了日本。
"衣服令"就是奈良時代制定的制度之一。后來受到唐朝文化影響,日本和服開始變得多樣,并以顏色來劃分等級。
2.和服有哪幾種常見樣式呢?
1.浴衣
浴衣又稱“湯幃子”,“幃子”代表單衣。
古時候日本人洗澡都是“蒸桑拿”式,為防止被燙傷,都穿著“湯幃子”洗澡。
后來日本人改為浸泡在熱水中洗澡,不再需要穿著衣服了,這種穿衣方式卻被延續了下來。
2.振袖
不過也有例外,就是男孩過七五三的慶祝禮服也是做成振袖的式樣。
振袖分為三個細目——小振袖(二尺袖)、中振袖(振袖)、大振袖(本振袖)。
小振袖一般作為入學、畢業的禮服,中振袖則多用于新年、成人式、未婚女子出席正式場合,大振袖(花嫁振袖)多用于婚禮。
3.留袖
留袖分為黑留袖和色留袖,黑留袖就是黑色的留袖,黑留袖為已婚女性最正式的著裝。
4.小紋
"小紋”采用用紙型印染碎小花紋的工藝,與其他和服中大或中等的和服圖案不同。
小紋和服作為日常中的時髦和服,適合女性外出購物或出席半正式晚會時穿著。
5.白無垢
古來稱新娘和式嫁衣為“白無垢”,三天后的陽式儀式,則改換花枝招展的艷裝。
白色象征著新娘的純潔,也意味著新娘進入夫家,就會染上夫家的顏色。
看過日劇的應該都知道,很多女性穿和服都會背有一個“小枕頭”或“包包”,有人說,按照日本的性文化,一定用來隨處“啪啪啪”!!!
其實啊,那不是“小枕頭”,也不“包包”,是腰帶的打結。
桃山時代(1582-1600),豐臣秀吉積極倡導海外貿易,招引許多傳教士遠渡重洋到這個東方極地島國。當時日本人見傳教士的外袍是用繩子狀的帶子系住的,很感興趣,紛紛模仿,日后又受朝鮮傳統服的寬腰帶影向,才逐漸演變成今日和服那種包包結腰帶。
最初只是將編成繩子狀的帶子,層層纏在身上而已。這是名古屋繩帶與博多繩帶的起源。江戶時代才改為寬腰帶。本來也只是三、四公分寬的腰帶,后來漸漸加寬,成為今日需折兩半纏在腰上的腰帶。
但是這種纏法會隱沒女性的三圍,變成上下一般粗的圓柱形身材,於是女人們便想出在腰帶上打結的方法,并且盡量讓打結靠近胸部,以強調曲線。
和服腰帶的打結,起初也跟全球所有男性皮帶一樣,結在正面,打結也很小。不過腰帶本來的目的就是想引人注目,只好越打越大,最后大到看不到腳趾,走起路來像挺個啤酒肚子。又因這樣一來行動反而不方便,江戶時代初期,日本女人乾脆來個史無前例的服飾造反,將腰帶的打結搬到背后。
慢慢的,這種腰結就這樣流行開來,因為腰結形狀類似日本的鼓,因此又叫“太鼓結”。
但是要注意哦,已婚女子的腰結通常是一個“小包袱”的形式,而未婚女子通常會打成一個大大的蝴蝶結,這也是一種性信號吧!
3.和服的性感
有人會說,和服把女子包裹成一個"H"型,毫無曲線可言,哪里來的性感呢?
其實啊,和服的設計別有用心。
和服的衣領會在身后形成曲線形,留下一抹雪白的撩人后頸。
使人產生無限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