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和好友不知怎么地聊到了cici和金大川這一對情侶。說句實話我除了他們大概的職業和微博幾張合照之外,其他一切他們私生活的八卦都毫無了解。但是我的那個好友對于他們的理解卻不知怎么地讓我有所感觸。
在她的眼里,cici和金大川應該是屬于兩個不同的世界的人。一個文藝范兒的藝術女,一個逗比味兒的麻豆男,之間的交際,還是麻豆。cici的副業是麻豆,因為她完全是麻豆的料,但本質上,還是因為她是個搞藝術的。她認為金大川應該會常常覺得他的女朋友文藝到他應該不懂她,但她更加認為金大川愛她的一舉一動,都覺得可愛,懂不懂都無所謂。覺得這段戀愛可愛之余,她也不禁感慨一個很文藝的人可以被一個很逗比不文藝的人很深很深地愛上是一件無比幸運的事,就因為這種愛上可能幾率更小所以覺得他們也太美好了,忍不住一直關注下去。
我就回她,是啊,比起兩個文藝的人湊在一對,兩個不同的人在一起,或許更美好。
這時候我腦子里想到的都是幾個月前那個人的影子。兩個都是熱愛文藝的人,兩個都是學著文藝的人,兩個又都是喜歡玩的逗比的人。湊在一塊兒,兩情相悅,似乎天生一對。恩,沒錯,當時我也是這么認為的。只是,日子一長,不也不用多長,兩個人立刻發現不對了。怎么不一樣,這個你,怎么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樣。不一樣的生活習慣,不一樣的朋友圈,甚至僅僅是不一樣的父母親,都讓你們變得那么地不自在。兩個人之間那些曾經恰到好處的節奏變得混亂而不和諧,乃至其中一方選擇了回避。回避的那個人,以為這樣就會回到過去那樣,以為這樣就可以再少發現那么新的幾個不再讓你那么喜歡對方的不和諧音。只是這卻更加劇了隔閡,最后,一方爆炸了。就像被氣泵頂著的氣球,不停地累加,只能換來到達極限的那聲代表著結束的巨響。
是她變了嗎?是我變了嗎?我想或許僅僅是我們都不夠愛對方吧。兩個相似的人在孤獨中突然找到了“知己”,想著跟那“另一個自己”能永遠地有交集下去。但是,萬千世界,找到那“另一個我”又是談何容易。只怕哪天一方突然發現了真相,那再多的共鳴,也只能被那用著擴音器無限循環播放的些許雜音給洗腦得忍不住逃走吧。
這時候,我又想起我那朋友口中那兩個不同人的愛情。雖說在這世界上能找到和自己相似的人也頗為幸運,但是如能在對方眼中看到截然不同的世界,而正巧的那另一個世界還對你的世界全然接受,那應該更為幸福吧。
只是,我也不知道現在的我該不該再奢望這樣的美好童話。也更加不確定在我如今生活著的這片把其幾率更加趨于零的匱乏的土地能否讓我與那個她相遇。但是我知道在我的那個夢里,我們兩個人對視而笑,我的瞳孔里有她,她的瞳孔里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