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媽媽向小樂老師抱怨,好不容易有一點時間看自己的書,結果孩子還是吵著要媽媽讀書,都聽了4年了,識字量也不錯,怎么還是沒有實現自主閱讀?腦闊疼。堅持4年已經是打敗了全國80%的媽媽了,我聽到最多的抱怨是:“天天帶著孩子讀書好累,有什么辦法能讓孩子自己看書嗎?”
前段時間,小樂老師看到網上有一份親子閱讀調查報告,高居榜首的問題是:孩子都快幼小銜接了,如何讓孩子自主閱讀?
看來如何讓孩子自主閱讀,著實困擾了不少爸媽。
我琢磨了下,覺得爸媽焦慮背后真正的原因是:一個孩子在家不能自主閱讀,上學了,能看得懂課本,讀得懂考題嗎?
閱讀是一切學科的基礎,哈弗研究表明,中學后拉開孩子差距是閱讀能力。自主閱讀指的是孩子在識字量不斷擴大的基礎上,能夠不再依賴父母的陪伴,根據自己的愛好積極地去選擇閱讀項目,并且獨立去閱讀并理解其中的內容。簡而言之,就是讓孩子自己選、自己讀、自己理解。
答案是不一定!認識每個字,不代表能讀懂這些字組成的句子,文章。有些對字的認識停留在大腦皮層表面,知識停留在腦皮層是不可能達到靈活應用的水平的,什么意思呢?打個比方,孩子是通過識字卡識字的,只有在識字卡里出現他就認識,一旦脫離換個語境,孩子不認識了;而有些孩子的識字量是在語境中獲得的,對字義理解能力強,即使識字沒那么多,也能連蒙帶猜地讀下去。所以自主閱讀真正考驗的,不止是對字音、字形的記憶,更是孩子邏輯思維、理解能力等各方面綜合能力的體現。
關于怎么樣在語境中幫助孩子理解字意,讀懂文章,小樂老師分享2個實用小技巧。
從一個詞、一句話或一幅圖入手
在孩子識字量還很少的時候,可以先讓孩子把不認識的字挑出來,家長再讀給孩子聽。耐心地多讀幾遍,引導孩子自己去讀,最后再跟孩子解釋這個詞語或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孩子大概弄明白意思就可以了。
讀圖也是一樣的,家長把圖中的人、物、事等講解給孩子聽,引導孩子去觀察,然后用自己的話把圖中所表達的意思說出來。
另外內頁圖中,如果出現了那種超大的字,建議大家指讀,指讀不影響孩子看圖的,家長重點去指讀。比如“轟”,讀得夸張點,那孩子也印象深刻了。
02結合生活情境識字、理解字
平時一定要抓住機會幫助孩子把字詞和實物聯系起來,吃飯的時候讀菜單,買禮物的時候認玩具,看電影的時候讀海報,過馬路的時候讀路牌。反正一定要做到見字識物,把家里常用的物品名字打印出來,貼在比如冰箱、電視、書架上,這樣他用的時候,就會對字有了興趣,見多了也就自然認識了。
能理解句子,就有興趣自主閱讀嗎?
不一定!想要實現自主閱讀,孩子必須擁有這幾個能力:?
自己想看書——內驅力知道自己想看什么書——選書的能力自己去找這本書——行動力自己閱讀這本書——閱讀力
后三點比較好解決,例如帶孩子去圖書館、繪本館或者是參與一下線下的藝術繪本活動,讓他沉浸在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并且做到隨手即可得的環境里,爸爸媽媽基本可以放手任憑他遨游在自己的世界里了。這么一分析,培養孩子自主閱讀興趣關鍵在于是否激發它的內在探索欲。
如何激發孩子閱讀欲,小樂老師分享2點。
01選書尊重孩子的興趣
家長給孩子選書,下意識從自己的認知出發,不是安徒生童話就是格林童話,不是三字經就是四大名著。曾經看過一項閱讀調查報告,大人希望孩子看的書位列前三位的分別是:作文輔導、學習輔導、古典名著。孩子自己喜歡看的書位列前三位的分別是:幽默故事、冒險故事、科幻故事。現在你知道為什么常常看到書店里有孩子在地上打滾哭鬧了吧?
任何推薦要把保護孩子的閱讀興趣放在重要的位置來考慮。甚至,為了激發孩子的興趣,你要忍受孩子讀一些你看上去沒有“營養”的書。例如漫畫書,哈哈。
當然,尊重不是聽之任之,那種“喜歡讀什么,孩子說了算”的說法,是“偽兒童本位”。尊重和引導并不矛盾,我趨向于孩子年齡越小,越需要引導。家長不妨和孩子一起討論、選擇書籍,以適應孩子的心理和興趣。只要不是暴力、淫穢、恐怖的 書籍,孩子都可以看。總之,不要去強迫孩子讀什么書,慢慢的去引導孩子,一起體驗讀書帶來的快樂。
02從“媽媽讀”轉變為“寶寶讀”
以前往往是家長讀書給孩子聽,在過渡階段,可以讓孩子自己讀給家長聽,盡量先選擇孩子很熟悉的書籍。剛開始的時候心不要大也不可以急,恨不得一開始孩子就能讀一段甚至一本,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不如先從一句話,一張圖,一段話開始慢慢過渡。
記住,如果讀錯了,一定不要批評。如果孩子不能再閱讀中體會到成就感,造成心理上的抗拒,這才是最難克服的障礙。所以,別吝嗇對孩子的鼓勵與贊賞。在引導孩子自主閱讀時,家長要多鼓勵孩子大膽地講述書中的內容。講錯了也沒關系,有時候家長要裝裝傻,多向孩子提問一些簡單的問題,不讓閱讀顯得呆板與枯燥,有一個互動過程。同時應該更加偏重于讓孩子提問,鼓勵孩子從書中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家長可以根據孩子提出的問題直接給出答案,或者有所保留只給部分答案,或者裝作不懂的樣子向孩子請教。
小樂老師相信一點一滴的耐心培養,才能讓孩子從內心里真正的愛上閱讀,并轉化為對自主閱讀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