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甜苦辣咸,人生百味。
味道和記憶是連在一起的。
清晨買早飯,第一眼,穿著校服的小弟弟小妹妹背著書包要去上學啦。第二眼,賣早餐的小攤擠滿了人。在我還沒想好吃什么的時候,第三眼,我看見了賣荷葉餅的小車。
多熟悉的字了,曾經每天放學都在學校門口,除了大風大雨。紅色的小車,里面一摞小蒸籠,白白的面餅,一盒子的醬。
放學拉著小伙伴就往外跑,因為都坐車怕耽擱了時間。就四塊錢的那個餅。好嘞。或者從盒子里拿出來拿出來一個做好的熱乎的餅。或者現做一個,白白軟軟的餅,抹進芝麻醬,夾一片火腿,從小籠里倒出一籠香菇雞肉木耳,撒孜然,套上袋子,遞過來。
甜軟的餅,脆的木耳,香的芝麻醬,嫩的肉。咬一口,很是滿足。
因為價格合適又干凈有好吃,深受我們這些學生黨的喜愛。幾乎每天車上都是荷葉餅的味道。
以為再也吃不到了。
早上遇見還是很意外的,我問爺爺以前是在一中門口賣的嗎?
是啊你是畢業了吧,我說看著你面熟。
是的,畢業啦。
上學的那些味道,還記得嗎?
在學校門口擺攤賣吃的著實賺錢,一群饑腸轆轆的青春期的孩子,剛上完課的疲憊,聞著香味兒,是走不動了的。那種不貴味道又不錯的小吃,便是首選。
小學門口的大刀肉辣皮的辣香,雪糕冰棍的甜爽。一毛錢一塊的別咬我,也可甜了呢。
初中還在一中的時候,吃的多的是拐角的烤面筋,里脊餅。加的肉很足,有時有一塊辣皮,好吃的啊。
初三門口的是掉渣餅和糖葫蘆。掉渣餅不舍得買帶腸的,光是一個餅就吃的心滿意足。賣糖葫蘆的車子會放著小孩聽的兒歌,一層脆的冰糖,酸甜的山楂,夾著藍莓果醬的最喜歡。
高一高二不記得有什么典型的路邊攤了。高一有華萊士的漢堡,并沒有買過。
高三就是荷葉餅荷葉餅荷葉餅。哦對還有烤冷面,但是自從吃過東北的烤冷面之后,就不喜歡這么簡陋的了。
誰去管什么垃圾食品健不健康,該吃的吃該喝的喝。
嗯很簡單,很容易滿足。
像史鐵生說的:
味道不能寫只能聞,要你身臨其境去聞才能明了。
味道甚至是難于記憶的,只有你又聞到它你才能記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蘊。
味道難以描述,文字在它面前是無能為力的 ,只有親自聞到嘗到才能想到,心是可以懂的。味道難以記憶,但當再次感受到時,連同它在一起的所有的記憶和感覺都涌上來,在陽光下發酵,散發出濃郁的香醇。
春天花開的味道,夏天太陽的味道,秋天落葉的味道,冬天飄雪的味道。清晨風的味道,夜晚月亮的味道。雨后青草和泥土潮濕的清新的味道。校服上洗衣粉的味道,節日里煙火的味道,教室里書墨的味道。
都躲在記憶里,等著下一次的相遇,然后被喚醒。
我還是期待再遇見熟悉的味道,那種感覺就像是? 他鄉遇故知。
像老朋友像舊時候。
我想遇見你。
嗯 久違了。
嗯 好久不見。
有些,永遠的沉睡了。
那么,好好的睡吧,不打擾了。